标签:
土地供应开工面积住房供应开发商定价房产 |
分类: 土地市场 |
经历了“国八条”、“京十五条”、“稳中有降”的房价控制目标之后,北京市新建商品住房成交价格终于在19个月后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政府“控房价”的调控思路开始初显成效。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在去年9月“国五条”后曾做出判断,认为政府在短期、中期的调控思路主要为“控房价、等供应”。然而,在房价初步得到控制的同时,我们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供应同比减少了54.3%。在当前市场供需双方陷入僵持的局面下,市场的下一步变化将取决于政府在“等”的供应能否真正到来。
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商品住房项目在相关资金到位并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四证后即可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预售。正常情况下,自项目开工至开始预售,时间在三个月以内。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每年的新开工商品住房超过批准上市住房的面积均在300万平米以内,而其中市场成交较差、商品住房开工较少的2008年该值仅为约80万平米,这反映了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规模的逐年增长。而自2009年末,商品住房新开工规模开始大大超过上市面积。2010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新开工商品住房超过批准上市住房的面积高达1034万平米。这意味着目前北京有超过千万平米的商品住房具备上市条件,而2010年全年的商品住房销售量仅为约1200万平米。无疑,政府在“等”的供应不是没有,而是已经十分充足。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认为,目前北京商品住房大量潜在供应迟迟未能释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大量开发商被2010年以来的多轮调控政策打乱阵脚,导致对市场信心不足,难以下定推盘决心,被迫推迟项目上市时间;
第二,一些开发商希望避开政策压力,免受调控带来的损失,主动推迟项目上市时间;
第三,少数开发商项目定价过高,迟迟无法获得预售资格。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预计:而随着政府近期三令五申楼市调控坚定不动摇,开发商等待调控政策迅速放开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加之信贷全面收紧对开发商资金链的巨大压力,众多潜在供应终将在今年接下来一段时间陆续入市,并有可能随着需求的逐步释放在下半年形成集中的推盘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