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将初步检验“五项措施”市场效果
(2010-09-30 17:55:04)
标签:
五项措施十一国庆成交量房价房产 |
分类: 政策解读 |
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再次出台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五项措施”出台的时间非常微妙,恰好赶在了国庆长假前夕,这显然针对的是8、9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量价齐升”的复苏势头。即将到来的十一长假,将初步检验“五项措施”的市场效果。“五项措施”的出台,会对即将到的十一长假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伟业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对十一长假的房地产市场情况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交易量趋于温和,彻夜排队购房现象恐难再现
中秋期间,个别区域楼盘再次出现了彻夜排队抢购、托关系买房、“日光盘”等楼市火爆迹象,这其中,既有因“国十条”影响而被大量积压的自住购房需求的集中释放,也有因看到市场“回暖”,价格回调而产生的恐慌性购房。针对楼市“量价齐升”的复苏迹象,“五项措施”的出台,一方面将进一步狙击遏制投资投机型购房,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住型购房需求的购房门槛,此外,更加严格的贷款规定,也使得资金实力不强的首次置业者和改善型购房者退出购房市场。“五项措施”的出台也使得市场预期更加明确,恐慌性购房也将逐步回归理性。
但是,伟业我爱我家也指出,十一期间的成交量会有所下降,但是也很难再出现像“五一”长假期间那样极度冷清的市场局面。十一期间的购房人群将以有迫切购房需求的自住型购房人群为主,人们在购买新房和二手房时也会更加理性,量力而行,适时出手。
猜想二:价格反弹受到抑制,市场重心向买方偏移
“五项措施”明确了将进一步紧缩银行信贷,首次置业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消费性贷款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在管理层对加快保障房建设通知的要求下,各地已有多处保障房项目开工建设;此外,管理层严厉打击囤地、打击捂盘惜售行为的态度更加明确,这些措施将迫使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进一步下调。
新盘大多会选择低价开盘,“以量换价”,老盘后期项目也将推出幅度更大的打折优惠措施。二手房价格在4月新政后已经历了一轮较大幅度的调整,虽然进一步大幅下调的空间已非常有限,但是首付比例的提高,契税优惠措施的取消将使市场更加偏向买方为主导,这将促使市场上的二手房挂牌量增加、议价空间进一步增大,购房者在选购二手房时的余地、筹码更多。“五项措施”的出台将有力遏制价格反弹的势头。
猜想三:跨区域住宅投资遭重创,商业地产和境外投资或成新亮点
由于“五项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此项条款由原来的授权地方适时执行条款,成为了普遍严格执行条款,跨区域购房需求在丧失了银行贷款杠杆作用的情况下,将遭到重创。
十一长假既是一个旅游旺季,也是旅游地产销售和异地投资置业的一个旺季。面对CPI的高涨以及负利率,市场上投资房地产的热情更加高涨。在当投资住宅地产的大门被关上后,急需寻求投资途径的大量民间资本将由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转移,再加上,商业地产目前仍处于价格洼地,随着实体经济的恢复,商业地产的售价已经开始稳步回升,物流等体现城市新功能的商业地产未来较大的升值潜力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转向商业地产。
在本次国贸秋季房展会上,大量境外楼盘纷纷亮相,较近的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周边国家推出的楼盘,较远的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推出的楼盘,这些境外楼盘的出现,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极大兴趣,伦敦、纽约等西方大都市的豪宅项目频现中国人的身影。一方面,欧美、亚洲等不少国家仍未摆脱欧洲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阴影,使这些国家的房价目前仍处于低谷,近一段时间人民币的升值,使得境外房地产项目更具投资潜力。另一方面,十一长假期间,资金实力较强的投资者在境外旅游度假的同时,也将在境外寻找更好的投资途径,把投资方向由国内转向国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