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莲娜是我的大学同学,不过我在大学时代跟她接触不多。伊在文学上是个先行者,我还在纸上涂鸦的时候,伊已经能够把文字变成铅字,我还在忽而模仿鲁迅忽而模仿张爱玲的时候,伊的文字已经有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可能是因为与她接触不多,所以伊的生活对我来说始终有种神秘感。年轻的时候,谁都少不了整些故事,但是对伊的故事我始终没有确定的解释,嗯,非常挑战我的智力。我们的师妹杜丽(嗯,现在已经成为名编,应该改叫大姐大了),曾经以伊为原形,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那篇文章也许没能反映伊的真实生活,但是绝对反映了我等对伊之生活的真实困惑。
后来伊去了德国,从此沓无言信。大约七八年前,我在《青年文学》上看到伊的散文。那么鲜明的个人风格,肯定是伊!那篇散文里有一段文字,描写伊的外婆临终前,伊的感受:伊不愿面对,于是伊“逃开了”。我对这三个字印象颇深,当时身边又没有同样认识伊的人,于是我对我自己说:“你瞧瞧伊,伊就能把自己的不负责任描述得这么楚楚动人。”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自己终于能对伊产生一句评论了。这是伊长年的神秘对我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伊的生活,总的来说,对我仍是不解之谜。
关于伊,还有另外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情,那就是伊绝对是个美女作家。美丽而且神秘,那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感觉。
忽如一夜春风来,伊也在新浪开博客了。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赶紧跑到伊的博客上去串门。我还在伊的访客名单上看到了我们班的才子王怜花。瞧瞧,惦记伊的人还是不少滴。伊美丽依旧,神秘依旧。
http://blog.sina.com.cn/lidefiglio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