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长工"与"进班房"

(2008-04-29 13:05:38)
标签:

育儿

 

发表在本报上的文字,有相当一部分不很讲究。前几天我看本报介绍一位厨师,称“他是三藩市中菜界重量级人马”。“中菜界”这个词已然有些别扭了,“人马”尤其不对。一个人不能既是人又是马。所以只能说他是重量级人物。若是哪一天上司跳槽,并且打算带上我们,才可以叫“带上全套人马”。

 

另有一次,我在废纸篓里看到主编改过的稿子。(不小心流露出我的无聊,让各位见笑了。)那篇稿子里有一张图片,图片下面有一行说明,说明是这样写的:“前为受伤者,后为义工及丈夫。”主编在“丈夫”前加了“伤者的”三个字。

 

还有一些问题,谈不上错误,只是读来别扭。比如我报把“教室”叫作“班房”。为什么这样叫呢?因为教室的英语是classroom,classe=班,room=房,所以classroom=班房。问题是在北方方言里,班房就是监狱的意思。蹲班房,就是坐牢。

 

另外一个,是把“全职工作”叫作“长工”。“长工”这个词,我只在小学听老贫民忆苦思甜的时候用过。“给地主打长工”,也有说成“给地主扛长活”的。所以我报在介绍一个学校的时候,说这个学校的毕业生百分之九十五能当上长工,我从内心深处就不能认同这是一所好学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扛长活吗?

 

我跟我爸电话聊天,开了几句香港式中文的玩笑,我爸赶紧提醒我,叫我谦虚谨慎戒娇戒躁。他老人家特别怕我丢了工作。我说:“您放心吧,我们在他乡过得可好呢。你女儿每天打长工,你外孙女每天进班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陆的烙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