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雨点儿的学校要开家长会。
到了开会那天,老师让每个学生接待自己的家长,把自己在学校做的功课一一展示给家长看。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张程序表,表上列着需要展示的项目。做完一项,学生自己就打个勾。
其中有一项,是自己给自己打分。需要打分的项目一共有二十多个。我看了一眼雨点儿给自己打的分,心里非常不安:这种事儿也能自己作主?
我把老师请过来,问:“您看看她给自己打的这分,跟您的评价一致吗?”
老师好像早知道家长有此一问,笑眯眯地说:“那我也来打一遍。”
我说:“比如这个,‘能够耐心等待轮到自己发言的时候再发言’她给自己打8分,您呢?”
老师说:“5分。”
瞧,我估计就是这个结果。我愈发不安,一项接一项问,几乎所有项目雨点儿的自我评价都高于老师的评价。她可真是个乐观的人啊!
只有一项她的自我评价低于老师的评价,那就是:“能够大声地并且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她给自己打6分,老师说:“起码9分。”
最后一项:“桌子的整洁程度。”她给自己打2分。
老师说:“嗯,这个好。”
不是说2分好,是说总算有了一个准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