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网友跟我开玩笑,让我见着高山跟他打个招呼。呵呵,那还用说吗?如果见到了高山,招呼是一定要打的。
这两天忙着找房子。天天看报纸广告,然后打电话预约看房。我看的是华文报纸,接触的房东也基本上是华人。虽是华人,可却不一定语言相通。为啥捏?因为我不会说粤语。
因为粤语,我们闹了不少笑话。
第一次去看房,房东是一个说粤语的老太太。老太太问LX姓什么,LX说姓“田”。老太太说:“哦,甘甜的甜。”
LX说:“不是,是田地的田。”
见老太太没听懂,LX伸出胳膊,表演了两下抡锄头:“田,种田的田。”
老太太指着他的动作,说:“对呀,甘甜的甜。”
怎么还是甘甜的甜?LX有点儿沮丧,但他作出很大度的样子,挥一挥手,说:“没所谓啦,甘甜也很好啦。还是先看房吧。”
老太太却一丝不苟,再次拼尽全力说道:“跟田的田。”
这次我们恍然大悟,她说的是:“耕田的耕田。”
“对,对,”我们很高兴,“耕田!”
与普通话相比,粤语不仅在发音上有所不同,在某些句式上也有差异。
昨天晚上,我按照报纸上的广告给一个房东打电话。电话接通后,我首先说:“我看到您的广告,要出租位于某某路的一套房子。请问这套房子是否已经租出去了?”
对方说:“哦,没有啦。”
我一听“没有啦”,就想当然地以为房子没有租出去,于是接着问:“那么请问价格是多少?”
对方说:“哦,不用啦。”
不用啦?难道我租房不应该先问问价格吗?
我这儿正疑惑着不知该说什么呢,对方却已经毫不客气地把电话挂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没有啦”,实际等于“没有了”。而所谓“没有了”,是“房子已经租出去了,现在没有了”的缩略语。
以上便是租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趣事。通过这些琐事,博友们大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偶还没有遇到高山的可能。这是因为:高山想必住在豪宅里,他的房子即使出租偶也租不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