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稀罕话

(2006-04-24 15:15:01)

上周六下午上贴吧一看,吧里有个老廖的帖子:“王芫,我这周末要去河北,路过北京时想见见你呀。”我赶紧按照她留下的手机号码打过去:“你在哪儿呢?”“我在火车上呢,晚上才能到北京。”“那好,咱俩明天见吧。”

放下电话,我感到十二万分的庆幸:幸亏今天到贴吧上看了一眼!

最近我上贴吧的频率明显比以前低,基本上可用“隔三差五”来形容。上周五刚刚去过一次,周五之后若是“隔三”,老廖就该上飞机了;若是“差五”,老廖就已经回到新疆了。呜呜,那倒也不错,省了她的漫游费。

老廖是我的大学同学,自88年大学毕业后我们就再没见过面。再过几个月,我们分手就已经满十八年了。十八年啊。样板戏里有一句台词:“八年了,别提它了!”我小时候经常把这句词儿挂在嘴上,潜意识里觉得八年很了不起,很牛烘烘。现在竟然动不动就过一个十八年,动不动又过一个十八年,这也太容易,太草率了吧!

跟老廖订下腐败约,又打电话给几个在京的女生。“阳光”不能来,理由很阳光:明天要开会;虞美人不在家,又不肯接手机,这个就有点儿可疑了;大仙也是既不在家,又不接手机,但我很理解:她在享受单身生活;于红啊,贤惠的于红,她的手机可是一打就通:“王芫?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咦?连我回来都不知道,这个家伙起码一个月没上贴吧了!

我感到万分惭愧。跟于红一比,我的假贤惠暴露无遗。真贤惠的人就应该像于红这样,把贴吧置之度外,每天上班便上班,回家便回家,该照顾孩子便去照顾孩子。我家的孩子比于红家的还多一个呢,还老想着上贴吧,真真地不务正业。

上贴吧就是不务正业,我是这么看的。当然对身在海外的人来说,上贴吧就很有必要。我在新西兰的时候上贴吧很频繁,最多一天登录六次,隔三差五个小时就想看一看又有谁胡说了些什么,但那时心里觉得十分正当。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是真地想念大家,也是真地见不着大家。现在人已经回到国内了,想见谁就可以见谁,却还是频繁地上贴吧,这就有点儿叶公好龙的味道了。

不务正业加叶公好龙,就是无聊。意识到自己的无聊,就不好意思再这么频繁地上去逛了,有时候明明心痒痱地,也得提醒自己:绷着点儿绷着点儿,别让人看出你的无聊来。

幸亏今天无聊了一把,要不就把老廖错过了。

 

于是,见到了老廖,话题便以“无聊”为中心展开。

“真无聊呀,真想干点儿事情呀,可是干什么呢?”我说。

老廖问:“为什么非要做事呢?为什么要给自己这种压力呢?享受生活不好吗?你的源动力又是什么呢?”

我说:“我的源动力就是追求成功,我除了想成功之外我并不热爱任何一件具体的事。你让我享受生活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享受,我没有任何爱好,唱歌跳舞下棋打牌种花养鱼我一样都不爱。所以我才真无聊呀,真想干点儿事情呀,就是不知道干什么好啊。”

老廖建议说:“看点儿禅宗方面的书吧,那书也许可以告诉你……,你也许可以发现……,说不定你能感到……”

我全都听见了,但是一个字都没听懂,我点头说:“好啊,好啊,过几天我就去买书,买来我就看。可是我能看得下去吗?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把一本书看完过。”

老廖说:“你这就叫不在状态呀。你看过《时时刻刻》吗?那里面描述的就是不在状态的女人。有一个人……,还有一个人……,另外一个人……”

我说:“你快别说了,你再说我就要哭了。”

老廖问:“你真地没看过?”

我说:“买过一张盗版盘,一直在抽屉里,一直也没时间看。我总是买盘,但是不看;总是想做事,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好,我就是缺一个方向。”

老廖认真起来:“真想干事情吗?要是真想干就肯定能找到方向。我觉得你就快找到了,应该不会太久了。”

……

我说:“嗯,好了,我想说的话现在都说出来了,现在我感觉好多了,我送你回去吧。”

 

送走老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荒唐。我今天都说了些什么?那些话都是打哪儿冒出来的?我真地追求成功吗?我真地那么无聊吗?这些话怎么自己听着都那么稀罕呢?难道这些就是我的真实想法?即便是,难道就应该随便告诉别人?啊,当然,老廖可不是随便一个人,老廖是穿越十八年的岁月浮上水面的珍惜物种。

 

哼,那些话完全不是我的风格,那些话根本就没有context作依托。哼哼,老廖不常在,稀罕话冒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