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话请直说

(2006-03-06 10:14:52)

    这个周末,又去了一趟罗托鲁阿。上次是和我爸爸妈妈,还有两个孩子一起去,这次是和JJ,还有两个孩子一起去。JJ刚考了新西兰驾照,故而这次开车就成了他的工作。

    因为不必开车,我得以细看风景。在从罗托鲁阿回奥克兰的路上,大约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我看到路边竖着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我只是个平凡的司机。”(I’m just an average driver

    这是谁在说话?我想起去年大选的时候,路边也是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广告牌,上面有候选人的画像、所属党派,当然还有竞选口号。莫非这也是个竞选广告?从竞选的角度来说,这口气也太谦逊了点儿吧?竞选应该当仁不让,应该说我是个杰出的、优秀的司机,能驾驶着时代的列车(或航船,或战鹰)翻山越岭(或劈波斩浪,或穿越时空),一直奔向幸福美好的明天。按照咱们中国“取法乎上,得乎中下”的传统,你只有说得盆满钵满,我才能相信你有半瓶子醋。

    再说,新西兰每隔三年才大选一次,离下次大选还早着呢。也许,这只是在选一个乡村驾驶俱乐部的主席?也不对。如果是本乡本土的选举,干嘛要把牌子竖在高速公路边上,给南来北往的过客看呀?

    一直到车开出去二、三十公里,遇到了下一个广告牌,我才陡然明白:那只是一个宣传交通安全的口号。嘿,这不是成心添乱吗?使第一人称干嘛呀?如果使用第二人称,“你只是个平凡的司机!”我一下子就能看得懂:噢,这是在教育我呢!

    第二个广告牌写的是:“我不能与疲倦作斗争。”    

    又往前开了十来公里,第三个广告牌出现了,上书:“我随时可能撞车。”

    哈哈,新西兰人可真逗。如果一个新西兰人看到这句话,他/她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在心里将上述句子原样重复一遍:“我只是个平凡的司机,我不能与疲倦作斗争,我随时可能撞车。”然后,也许,他/她就会刹车减速。

    但我来自中国,已经习惯于受教育,习惯于把自己放在“教育对象”的位置上,看到这三句话,第一反应总是把“我”置换成“你”:你怎么了?你出什么事儿了?然后,明白过来,笑。

 

    想象这是在单位的一次例会上,领导说:“我只是个平凡的司机。”

    得了,头儿,您开什么玩笑?

    领导接着说:“我不能与疲倦作斗争。”

    那当然,领导也是人。理解理解。

    领导接着说:“我随时可能撞车。”

    您,随时,要干什么?我没有听错吧?

    秘书只好站出来解释(上面三句话八成就是这个秘书撰的稿,这家伙想搞搞新意思,没想到大家都这么迟钝。)秘书说:“领导是在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所谓的‘我’其实就是‘你’。领导想把自己当成与大家平等的人,所以使用第一人称,以便唤起你们的共鸣。”

    “嗨,”大家如释重负,“搞得这么复杂干什么?头儿,以后有话您还是直说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三次迟到
后一篇:中国式思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