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订好计划今天要接着写雨点儿的故事,但昨天夜里微有小恙,早晨起来头晕脑涨,上午只好继续补觉。这一下,计划就被打乱了。
我最怕计划被打乱。从理论上讲,既然计划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又是不可能完全被自己掌控的,因此计划就应该是随时调整的。但我心目中的计划却是这样一种东西:一旦定下来,就只能亦步亦趋地机械地执行之。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我不能执行我的既定方针,我就会烦躁不安。
我为什么不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呢?我自己的诊断是:因为我心理能量不足。一个人能随机应变,就说明他能全程保持大脑的警觉和活跃。而我,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才能让大脑运转一会儿。一旦计划开始执行,我就得进入充电状态了。这时如果被迫调整计划,就好比半夜里我睡得正香,突然间班长说:全体集合,紧急拉练。
我这种拒绝变通的性格,如果能表现在另外一些方面,未必不是好事。比如:保持房间的整洁有序。我妈总是说:保持房间整洁并不难,关键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什么叫习惯?习惯就是一套程序,并且固化在了身体内。可是,偏偏在这个方面,我又表现得过于灵活,随心所欲。
每次接到信,拆开看过之后,我总是随手就把它们扔在沙发上、餐桌上、客厅柜子上,等等等等。我的房间总是很乱,我总是找不到需要的东西。我妈向我建议:给每样东西规定一个地方,一旦定下来,就要不假思索地机械地把东西收到那里去。这样,即使闭着眼,东西也是手到擒来。听起来,这套办法和我对于计划的态度是多么地兼容啊!我应该是多么容易地就接受这一建议啊。可是我偏就做不到。明明已经规定好了:所有银行来信都放在书桌左侧的抽屉里。但是每一次,你要让我看完信之后立刻归档,我就会觉得很累。我的心理能量只能支持我把信读完随手一扔,无法支撑我向着书房的方向,再多走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