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川端康成,D.H.劳伦斯也是一位我很喜欢的作家,李商隐、川端康成、D.H.劳伦斯已经伴随我20多年。这三位人的作品,每年我都会经常读。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多读已经去世30年以上但是他的作品还有人在读的作家的作品,少读或者不读没有去世但是名声很大的作家的作品。喜欢的作家那就多读、深读。一生短暂,这个也读,那个也读,见书就读毫无益处,假如还有我很喜欢的就是黑德格尔了,围绕他的书《存在与时间》,如果有,我都想买。道理也一样。
我最早知道D.H.劳伦斯是《意象派诗选》和《二十世界文学评论》,最早接触劳伦斯的小说是《虹》,诗歌和评论我都没有喜欢上D.H.劳伦斯,看过小说才喜欢上这位作家(虽然我喜欢的作家很多),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后来买过《恋爱中的妇女》(1987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选、《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买到一本盗版的,90年代,《虹》送给了一位朋友,前几年我又买了一本。《儿子与情人》前几年读过,读的时候,我把他写到的花木都找出来,现在已经贴到这个博客里了:
前几年在新浪博客发现了一位专门翻译D.H.劳伦斯作品的学者:黑马。黑马,这位长期研究D.H.劳伦斯的专家,他的博客非常有个性,博客里涉及到D.H.劳伦斯文章特别多,让我很解渴,另外,他对当下的看法也非常深刻,敢说敢写,语言泼辣、风趣、幽默。网络让我们如此接近,读者与翻译者之间的遥远距离瞬间拉近了。
近期搜索资料,发现他写的《心灵的故乡——游走在劳伦斯生命的风景线上》电子版,看一下就吸引住了,一位长期翻译家,走在被翻译者的故乡,人与书,书与人融合在一起,时空消失,让我们这些读过劳伦斯小说的人也亲临其境,逃避一下我们目前的现实,这些天同时在读的还有弗莉达.劳伦斯的《不是我,是风》,让我好像魂游劳伦斯,这种美妙也许只有象我这种人才体验到。
想到劳伦斯,我脑子里就会蹦出这个词:顽强、顽强、顽强、挖煤去(后面三个字是码“顽强”突然出来的,真的很有意思),劳伦斯的煤和我脑子里的煤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我搜索了许多网上书店,黑马这本书《心灵的故乡——游走在劳伦斯生命的风景线上》许多网店都已经缺货,最后,我在孔夫子书店发现了一本,马上订购,希望能买到。
这本书我还在阅读中,所以还谈不上写感想。但是它已经吸引我,让我了解更多,黑马无数次走在伊斯特伍德,无数次亲历与体验。这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我相信。
2011年10月25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