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要百年炼成
(2012-11-03 19:49:46)
标签:
文化 |
分类: about劳伦斯 |
经典要百年炼成
1911年,小学教师劳伦斯26岁上,《白孔雀》同时在英国和美国出版,这对一个只写了点诗歌和短篇小说的小青年劳伦斯简直是殊荣。但马上他的伯乐胡佛就对他的第二部小说《逾矩》表示不屑,他不得不从海纳曼转到达克华斯。
这个达克华斯是父亲的遗腹子,8岁上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二人改嫁,改嫁后母亲生了四个杰出的子女,其中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弗吉尼亚· 伍尔夫夫人,另一个女儿瓦妮莎也是著名画家。但达克华斯这个半兄长却在两个妹妹童年时对她们有过性侵行为,为她们的生活打下了巨大的阴影。不过达克华斯还是为弗吉尼亚出版了最早的两本小说。达克华斯的审读人加尼特很器重劳伦斯,先是帮他在达克华斯出版了《逾矩》(同时出了美国版),又出了《爱情诗集》(包括美国版),然后修改了《儿子与情人》,令其一炮打响,奠定了劳伦斯的知名作家地位,还出了美国版。这三本书在经济上让劳伦斯站住了脚跟,从此他可以向着真正的专业作家的方向顺风顺水地发展了。
但劳伦斯却要告别写实主义文学,开始创作《虹》这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为此遭到加尼特唾弃,他自己雇了经纪人,开始转到麦修恩出版社。劳伦斯对扶持自己的达克华斯还是想从一而终的,就提出如果达克华斯也能付麦修恩标准的版税,他仍愿意当达克华斯的作者。但达克华斯对此嗤之以鼻,傲慢地说:“恐怕你得拿别人的高版税了。”劳伦斯转身就与麦修恩去签了约。不过他还是为安慰加尼特和达克华斯,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普鲁士军官等小说》留给了达克华斯。
劳伦斯于是在30而立的年纪上就出版了四个长篇,一本诗集、一个话剧剧本和一个短篇小说集,还有无数的诗歌和小说、随笔蓄势待发,可谓前途无量,是当时英国最耀眼的新星。此等成就是很多作家一生难以望其项背的。
没想到鸿篇巨制《虹》的出版赶上了大战期间军国主义文化横扫英国,小说因为谴责战争遭到禁毁,他从此几乎走入绝境,有时到了饥寒交迫的地步。幸亏这时美国的出版商休伯奇大胆地出版了《虹》的删节版,算是对他的安慰。休伯奇还是在美国第一个出版乔伊斯作品的人,很有胆识。在劳伦斯最捉襟见肘的时候,休伯奇竟然连着出版了他数本书,包括《情诗》(英国版由达克华斯出版)、《《普鲁士军官等小说》、《意大利的薄暮》(英国版由达克华斯出版)和诗集《看,我们闯过难关》(英国版由查多与温德斯出版)。1915-1918年劳伦斯困守英国,居无定所,穷困潦倒,基本上就靠这两个英国和美国的出版社微薄的稿费支撑度日。无论如何劳伦斯要感谢他们的情谊。
大战一结束,劳伦斯就迫不及待地告别英国,并且决心将所有的书都先在美国出版,英国出版不出版似乎好不关切了,他感到自己对英国完全失望了。
1919年之后的几年中,他的书基本上都先由一个美国小出版商赛尔泽出版,实现了对英国的报复。但这时有一个年轻的英国出版人塞克对劳伦斯充满好感,主动要求为他出书,虽然印数不大,但总算他让劳伦斯感到了英国对他的关心。于是,塞尔泽在美国与塞克在英国就开始相继出版劳伦斯作品的美国版和英国版了。赛尔泽破产后,美国版基本上由科诺夫接手,但塞克一直是劳伦斯作品在英国的几乎唯一的出版者。塞克和科诺夫连最不赚钱甚至亏本的一些小随笔如《无意识断想》都出版,甚至还出版劳伦斯作品的袖珍本。出版劳伦斯的作品,塞克和劳伦斯几乎都没有赚到什么钱,但劳伦斯的作品就是由这么一个英国的小出版社在英国出版着,塞克让劳伦斯保持住了一个英国作家的地位和与英国的联系,否则他真的就是生活在意大利在美国出版作品了,英国读者会很难读到他的书,他就失去了英国。
但劳伦斯与塞克似乎没有成为很过心的朋友,他们一度过从甚密,劳伦斯也喜欢这个温文尔雅的小个子绅士,但塞克不善经营,小富即安,劳伦斯也是个绅士,看在塞克多年的情分上,不愿意另谋高就,说跟着塞克凑合过吧。他甚至对塞克说:我最好现在别走红,等将来你能从我的作品中大赚的。劳伦斯的话后来证明是对的,他后来真的红了,可他英年早逝。拥有他版权的塞克曾因为资金问题在劳伦斯红起来之前把版权转让给了海纳曼,结果是海纳曼拥有了劳伦斯这个蓝筹股,后来很是靠出版劳伦斯作品赚了钱。而海纳曼恰恰是出版劳伦斯第一本小说的出版社,后来放弃了劳伦斯。历史就是这样轮回的。
造就一个大作家的因素很多,但出版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劳伦斯的出版社也就那么几家,在英国就是海纳曼、达克华斯、麦修恩和塞克,最终又转回到海纳曼而已。而在美国,几乎长期只有赛尔泽,前后有休伯奇和科诺夫。就这几家出版社和早期的《英国评论》杂志维持了一个作家的基本生计,但还是入不敷出,后期他不得不靠给杂志和报纸写稿赚快钱,有时一篇文章发表在流行的报纸上就能赚到相当于一本小说三分之一的稿费,估计这也是劳伦斯散文随笔高产的原因,虽然被称作journalism,但稿酬的优厚是实实在在的,因此也激励着劳伦斯充分发挥他在随笔写作上的才华,这些篇什后来证明成了最受追捧的作品,造就了一个随笔作家。
但他最终一本书赚到了他所有的书都赚不到的钱,那就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但恰恰这本书他没有靠任何出版社出版,而是自己操作私人在意大利出版的。
海纳曼之后,企鹅接手劳伦斯作品,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打了一场世纪诉讼官司,出险棋赢了,从此劳伦斯一路狂飚突进,红遍全球。最终还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真正下了大力气,汇集英美学人的力量,从学术的角度整理出版劳伦斯全部作品,奠定了劳伦斯文学的经典地位,再由企鹅出版剑桥版的平装本,普及到广大读者。这样劳伦斯作为经典作家其作品就在学术和商业两个领域里都获得了自己应得的经典作品地位。
但,这个过程一走就是近百年。经典要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