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想到的、我想要给孩子们和大人们介绍的,是一个叫四月二日的日子,那个日子叫——国际儿童图书节。
我是从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的一本很薄的精装书上读到这个节日的,这本书的书名叫《长满书的大树》,是世界著名作家致国际儿童图书节的献辞、历届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受奖演说辞的结集,译者是毕冰宾。那是在湖南省第四届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上,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送的纪念品。开始没怎么在意,后来在整理书籍时顺手翻出,一瞬间被书中的语言所吸引,便置于案头细读,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我像夏日里从一条清冽冽的小溪里趟过,浑身感到惬意。我当时很兴奋地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叔叔安鹏翔(是他吸引我从儿童文学开始涉入文学的小道),想不到他读完之后竟将整本书复印了一册!
这实在是一本好书。书名就特别别致而且又十分贴切,十分具有儿童色彩,就像安徒生的童话。读了这本书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国际儿童图书节,读了这本书知道了图书对少年儿童、对人生的成长是如此的意义重大,读了这本书知道了有这么多文学巨匠在为儿童写作、为儿童的成长不遗余力,读了这本书知道了儿童的图书世界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作家们为少年儿童们留下的文字是如此地绚丽多彩……
中国的台历上没有国际儿童图书节,这个节日是国际青少年读物理事会在1966年决定设立的。而我们中国人,中国的孩子们,我不知道有几个人知道。国际上有青少年读物理事会,理事会又决定了“国际儿童图书节”,这说明整个国际都把青少年特别是少年儿童读书看得十分的重要,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的未来还是对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十分的重要。而中国却没有把这个节日看重。就是翻译这本书的资深翻译家毕冰宾,他也到1986年参加在日本召开的第二十届国际青少年读物理事会的大会上,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中国也是在这一年,才加入理事会这个组织。国际青少年读物理事会(IBBY)每年都邀请世界各国庆祝这个节日,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4月2日是敬爱的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生日。各个国家轮流主持这个节日,其内容是:主持节日的国家选一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为世界各国的孩子们写一篇献辞并选一幅特别的招贴画,以此来引起人们对图书和阅读的关心。献辞将被翻译成数种文字与招贴画一起分发向世界各地。
毕冰宾说:哪一年的4月2日,我们也庆祝国际儿童图书节?哪一年的节日献辞中也会有一页中文版?而从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至今,我依然没看到这个节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少年儿童的?民族的?未来的?我们现在不知有多少节日,一年到头都在过节,就只是这个节不知道。
《长满书的大树》中的献辞和受奖演说辞,也许都是为孩子们写的,所以如此美丽、如此清澈。你在这些文字中徜徉,心会特别地年轻,眼睛会特别地光彩。而你读了这本书后更会感到,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读几本书,世界的阳光也许会灿烂许多。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在她的献辞里说: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你会读书,而任何动物都不会。不管多么训练有素的动物也不会。只有人会读书……如果世上每个人都有一本书,即使一本书,我相信,世界上就会少点麻烦。塞浦路斯作家基卡·普切里奥献辞的题目叫《书——和平的太阳》,他说:每一本好书都是一颗和平的太阳。每一页都是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欢笑,这欢笑在孩子们的儿歌中,在麦子金黄的穗粒中,在小鸟的鸣啼中,在飘动的云朵中。
我很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读读,我不知道这本书印了多少册,反正我没有在任何地方看到过这本书,只有我珍藏着。这本书就是一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书,这些书,是最好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