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窗口里的“屌丝”秀

(2012-05-14 22:37:40)
标签:

混在北京

屌丝

家居

分类: 嘲嘲闹闹

   白日里莺歌燕舞的花园小区,到晚上家家亮起灯火时就会发现,不少阳台都是一分为二,中间的隔断用的是那种不厚的石膏板,这块石膏板就把一间大客厅连阳台分成了两间房,估计一间有10平米吧。客厅两边的卧室各住一家人,北卧室和餐厅再住两家,这样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就一下住上了6家人。

  最有画面感的是客厅阳台上的两个人,一男一女,都很年轻,都把电脑摆在阳台上了,因为屋里已经很窄,只放得下一张床和柜子。这两个人像商量好了似的,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只隔了石膏板的阳台上认真地上网或写东西。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狭小世界里,但对落地窗外散步的人们来说,看上去他们构成了一幅画。看得出这是两个单身男女,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忙着。他们就像生活在相连的两个透明玻璃屋子里,不亚于一场真人秀。他们根本没想到要挂窗帘,因为那样要装窗轨,定制窗帘,但房东没给他们提供,他们可能住上一年半载就要搬走,这几百元的投资就省了吧。

   自从我听说了“屌丝“这个词,就感到很悲哀,现在眼前展示给邻里的恰恰就是当代两个男女屌丝的生活。这样的一幅画面是活生生的真人秀场景。但他们似乎没有这种感觉。同一套房子里其他的屌丝们似乎也顾不上被别人看到什么隐私,女人的贴身内衣内饰都那么堂堂正正地吊在窗玻璃上晾着,因为他们没有阳台晒衣服,朝北的屋子终年没有阳光,那些衣服只能阴干。

   看到这样的风景,我感同身受。因为1980年代我也是屌丝,而且环境比他们的还差,是臭水横流的筒子楼。那就是我写的《混在北京》的真人秀场地。我们开始时三、四人一间集体宿舍,后来有人搬走后就剩下两人,有人就用衣柜或布帘子把屋子隔开成两间,有人真就在里面饮食男女上了。这样的真事启发我写出了里面那个落魄的高干子弟梁三虎在隔间里“六宫粉黛土风流”一章。

   1980年代的屌丝们,可我们那个时候似乎没有悲哀,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楼里屌丝着,没有什么落差。而现在的屌丝们与别人混住在同一座楼里,那六户一套里的人对面那家人单独住一套三室两厅小 200的大宅,这样的搭配真是太讽刺了,穷富就在同一个单元的同一层对门。还说那幅窗口的画吧:那六户10几口人的住房窗口用拉不直的铁丝挂着破旧的床单当窗帘或根本没窗帘,本来是宽敞的大房子,现在东隔西隔根本就不通风了,他们有舍不得装空调,才五月就吹起了电风扇,男人已经光起膀子来了。而对面那家却挂着考究的丝绒窗帘加雪白的窗纱,窗台上摆着怒放的鲜花,屋里是灯火通明的花枝吊灯和空调,刚热的时候就已经嗡嗡开起了空调。真的是两个世界,只隔一道墙。

   但愿这些屌丝们能在短时间内奋斗成功,有了自己的房子。但一个屌丝搬走了,会有别的屌丝马上充斥进来的。这种屌丝与富人住对门的风景还会继续很久很久。这是新一代的混在北京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