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益舅舅的最后十年》折页读后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评/序/跋 |
承蒙赵女士送书给我拜读,而我习惯读书时随手将触动自己的部分做个折页,于是就有了这篇读折页的记录,记下来也有11段,说明这书我读的很认真。读书笔记供同好分享。
40页:杨先生在2001年曾对拍摄自己的传记电视剧很在意,并选中了陈道明演他,黄夏演戴乃迭青年时代,黄夏是他的外孙女,真想看到她,肯定和戴老年轻时非常形似,该有多么美啊!这个电视剧好像至今没见到。不知以后谁来拍,应该拍个精致的电影,能获国际奖的。
53页:杨先生对孙辈的说法:北京人太杂,尤其文艺界,马克思、毛泽东没了,没了信的,年轻人就空虚了。
67页:杨老传记全本在香港出版,他说他准备为此坐牢。还好,新世纪了,没人让他坐。
75页:一次大聚会上,说起冰心,“那场风波”后,冰心说:不拍坐牢,现在坐轮椅和坐牢一样;不怕离婚,丈夫已去;不拍杀头,杀她的头誉满全球。
166页:很齐全的一次老文人聚会,精英们济济一堂,但之后杨老对赵说:太热闹,没意思。
187页:记述2005年9月与巫宁坤先生的会面,那次徐兄从上海来,就让我开车接巫先生去,所以我有幸第一次见到杨老,也是我采访巫先生10多年后第一次再见到他不远万里从美国回来,房子早被国际关系学院破开门搬走东西,把房子分给别人住了。那次会面真如赵记述的那样,平平淡淡,中午时分杨老说别走了,家里有包子,热热吃吧。走时也是淡淡地说再见。但他们没能再见。
192页:记述山东电视台采访杨老,那次赵把李辉、韩敬群和我也叫来凑趣,我正好准备了录音笔顺便采访杨老一些30年代在英国阅读英国当代文学的情况,其实是怀有私心,想知道他当时读劳伦斯的看法。结果是失望,杨老说课堂上最近只讲到狄更斯,他又是学希腊和法国文学的,所以当代文学只是当一般阅读,没什么印象了。任我怎么问也没问出什么。李辉就说人家杨老那时正忙着和戴乃迭热恋呢,顾不上那么多,大家大笑不止。谢谢赵蘅,还画了一幅我和杨老在一起的素描,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张。当初和徐坚忠等人与杨老合影后有张电子版照片的,找不到了。
198页:发现好友卫建民的名字,是他开车送赵蘅回家,临别时关心地问她:你不考虑找个老伴?老卫真是体贴人。
243页:那次风波后杨老接受BBC采访,广播之后遭了难。他说没什么,也就不做政协委员了,党对他很客气,没让他坐牢,没惩罚他,还给工资。至于不当党员了,他说,是他不愿意当了,因为他感觉和党不一样了。但他认为他和周恩来等人还是一个党的。
244页:《中国文学》停刊,熊猫丛书也停了。杨老淡然:“没什么,停了呗。”
305页:居然是关于叶君健的记述。他弥留之际给儿女训话,不让妻子在场。儿女出来后告诉妈妈:“爸爸说他走后你不要改嫁,如果非要改嫁就搬出去住。”可爱的叶老真有意思,那时老妻也是耄耋之年了,他最后关心的竟然是老妻会不会再嫁。童话爷爷很有想象力。不过叶妻当年绝对是大美人,去年90高龄了还那么有风度,是90岁人中最美的一个。我两次见过老夫人,90高龄上她还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高谈阔论,把策略发音为ce liao,年过半百的儿子发言刚说几句,她就大声打断:“别说了,你说得太多了。”脑子真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