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此恨绵绵无绝期——《世俗的肉身》劳伦斯绘画世界

(2012-04-13 18:30:04)
标签:

转载

分类: about劳伦斯
刚发现这篇书评,作者不认识,但要问候一下!

    一个人是如何抑制了自我才能?是劳伦斯绘画作品于我之疑惑。

   他谙熟美术史,对现代艺术颇为倾心却蔑视同时代;他对英国乃至欧洲艺术充满见解,他句里行间显示出比专业人士更能了解工具的材料性能;恣意汪洋又刚愎自用,他谈及文艺的文字剖析欧洲大陆各民族审美差异,他甚至从梅毒恐惧切入英伦岛族的清教主义;他设想的“画馆”充满了二十多年后的波普精神,“你可以得到我们大多数人买不起的漂亮的新彩色复制品……”
   “他交的朋友后来成为画家的比成为作家的多”。28岁的他品评别人“似乎你还没有击中目标,还没有把画做绝”,1914年的他尚能褒奖,那时候,他“不仅把戈特勒的一个观点和这幅画融进了正在写作的小说即后来的《恋爱中的女人》,而且整部小说的风格也被这幅绘画的表现主义推向那个方向……”
   “最幼稚的是那些轻描淡写的集合图形人……”“他们都作画,但是不迫切。”“这些现代艺术家,他们的创作是出自对生命的仇视,纵使让我看了感到有点恶心……”注定孤独,他的文字充斥着对同时代画家们不屑。
   他亦嘲讽同时期的理论研究,“我怀疑,现代批评是否对现代艺术染指太多了些。”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仿佛是他笔锋下的小丑,“其实,他们喊得全是复兴宗教热忱的福音传教士们那一套陈词滥调……”
   这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当他作品以“本质上是淫秽的”经历司法纠纷时,英国那些被他不屑的艺术家、艺术专家和作家甘心替他仗义执言。他就是《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的作者,他的旷世才华在绘画上亦使人不可企及。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一生与遭禁伴随,他一直没有间断学习绘画,四十岁时的正式创作就注定了骇世惊俗。1929年伦敦的首次画展,即遭警局没收并险成销毁。为保全心血,这个尖刻地抨击自己民族的人却甘心接受法庭的决裁,永不在英国展出。

   《世俗的肉身》以图佐文,劳伦斯研究专家凯斯·萨加把世界各地的散落的劳氏画作和有关艺术的文字汇集,使我得以领略到一位备受攻讧的天才的多舛命运,以及这个“浸透情欲的天才”的被忽略的艺术世界。它是一部呈现给文艺读者的文学家绘画生涯的传纪,也是一本合适艺术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美术的波涛汹涌。早到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一批狂野、夸张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派”。随后1908年,法国出现了立体主义绘画。同时的德国,1905年桥社、1909年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用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运动场面和动感。俄国是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探讨如何表现工业美。抽象主义美术作品在1910年前后产生。由1924年开始到30年代末,超现实主义美术进入活跃期。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也是中国美术史上活跃的一段,以推崇西方现代美术的代表社团是1930年9 月的“决澜社”。

   他永远是一个被其伟大的文学光芒所遮掩了的对象。

   钦佩塞尚,却无暇顾及同辈那些结构与构成的事业,他期望如偶像一般,“他就会做出庞大而极富肉感的绘画来,但不是巴洛克风格”。写作紧张的1926至1928年,他还是兴致勃勃地完成着自己的绘画,“我喜欢让一幅画成为一个完整的肉感的自己”。

   “表明他基本上不会画画”,他也被人评介做“此等粗俗淫秽之人的绘画……”事实上他洞察,有“真正美的绘画,充满活力”的赞扬。他是个现代艺术家,却似乎在嘲笑现代艺术家的探索。是的,他过多地把自己的绘画泛滥在对文学价值的注解。“我最大的信仰是相信血和肉比之力更聪慧”,其文如此,其画亦如此。“我要么不画,画了就要撼动人们被阉割了的绘画精神。”“人是得回归那种生命,真正可爱的阳物自我和阳物思维。我想我在我的绘画里也找到了阳物之美。”

   他的美术成就遇到致命的敌手。天不假年,1930年3 月4号,素色的栎木棺材随着他一起葬下异乡的墓穴。没有举行仪式,许多年后他的妻子还记得:我们安葬他非常草率,像安葬一只鸟……

就一个文艺先驱者艺术素养的探讨会使人受益无穷。

    并非为文学光彩过于耀眼,他只是从容地运用了现代艺术相对宽泛的实验技巧。我尝试思想,若是长寿,这位文学大师的绘画会不会也押对了题目?他那个把《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推崇有加的朋友,生于1887年的乔治娅·欧·基夫,1924年创作巨幅花卉,在潮流此起彼伏的四五十年代,她几乎完全消失在公众视线;1984年视力不佳依旧用蜡笔创作,1986年98岁去世。现在,乔治娅·欧·基夫那些巨大的花卉成为女性主义艺术的象征符号,影响深远。

                               扬文胜   2012,3,13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