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黑马
黑马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828
  • 关注人气:20,5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奶奶绣的荷包

(2011-09-17 21:29:10)
标签:

情感

分类: 想当年

    今天收拾些旧物,又翻出了我奶奶留给我的两件她年轻时的绣活。她不是我亲奶奶,是把我看大的保姆。但因为我是从小寄养在她家里,所以她才应该是我的亲奶奶。我离开她家后还经常去老城的大杂院里看望她,她那个时候已经腿脚不灵便了,似乎是感觉自己身体快顶不住了,亲人们谁去她都会翻出点老东西送给大家。她送给我家的有两个老的雕花木头小镜框和铁艺小镜框,一看就是民国年间的艺术品。再有就是这两件绣活,是她亲手绣的。十分精美,用棉布和丝线绣成,一个烟荷包,一个钥匙荷包,图案简单,是小动物和鱼儿及花草。就是这两样东西一直触动着我的心。我知道奶奶是直隶古城里大户人家的女儿,有家底,但父亲去的早,家道中衰,寡母没再嫁,带着她和弟弟吃老本。她应该算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之间的中产之家的女儿,没有机会读书,但靠自学也能认些字儿,还能写几笔。年轻时她心气一定是很高的,母亲仍把她当大户闺秀培养,女红、烹饪样样精通。但还是因为家境衰落,未能嫁入大户人家,普通贩夫走卒又不入眼,就耽误了婚姻大事。母亲过世后不得不独立生活,也只能给一个老商人作了填房,那老人不几年也就驾鹤西去,奶奶就凭自己的一些家底和积蓄独立生活,靠做点缝纫活儿(俗称缝穷的)和摆摊卖小吃挣些零花钱,还有就是给别人家带孩子挣些钱。直到年过半百时,才终于和一个勤劳朴实的小菜贩成家。他们成了我真正意义上的爷爷和奶奶。爷爷是保定附近的乡下人,没文化,自然没任何家底传世。能留给我点什么的,都是奶奶的东西。但我要感谢那个大老粗爷爷,他没文化,但看到我念书好,就喜欢,专门给我订了《保定报》,这在劳动人民家庭绝对是惊人之举,他说你奈(爱)看字儿,报纸上全是字儿,看吧。

    当时我并没太在意这些小物件,仅仅是当成她的一份心意留着的,是个念想儿,让我忘不了小城大杂院儿的生活。后来念了文学,似乎开始被这些东西启发着开始想象她的一生。应该说她没有得到爱情,可她一直准备出嫁,嫁给自己向往的人,绣了荷包,被面,枕套什么的。这样一个家境败落但又性格刚强的女子,她心里的故事一辈子也没向人倾诉过。后来嫁给我爷爷,应该是两个人相互同情,搭帮过日子,竟然从来没看见过他们吵架。当她感觉自己来日无多时,开始默默地把珍藏了多年的小物件一件件地送给亲人们,那是她开始告别世界的举动。果然没过两年她说不行就不行了。她走前都想什么了,没跟我们说,只是把东西送给我们,一切都在不言中。一个小城女人,带走了很多故事吧。于是我就对着这些小物件开始畅想。她是宣统三年生人,今年也该是百岁老人了。本该是享福的,却落入底层辛苦度了一生,70多岁就走了。

   后来我做记者时,采访了几个女性大知识分子如赵萝蕤和杨绛,她们和我奶奶几乎是同年龄,可后两位上大学,留洋,当教授,比我奶奶“开眼”多了,简直是天壤之别。采访她们时,我奶奶都走了很多年了,我根本就没有这个联想,是后来顿悟出来的。我居然多年后向奶奶的同龄女人们请教外国文学这样对奶奶来说是天方夜谭的东西。奶奶用小城女人的爱心照料我,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学到了真正的保定方言俚语,她讲的是一百年前的老保定话,十分地道。永远也不会知道离她三百里外的京城里她的同龄女人里有这么杰出的,在做着她匪夷所思的学问,用精神力量哺育着众多的学子。而那些女教授和大学者们应该也不会了解底层的同龄女子们的柴米油盐生活。而我偏偏见识了这两极的女人们的状态,欣慰自己“开了眼”,但也心生悲凉,百年前出生的女人们,她们简直是不同世界里的人。

   我不知道这样的顿悟能不能促成我将来的一本小说。但这两个荷包奶奶绝对没有白传给我,她不知道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竟然后来成了写书的,而且因为写书,才翻出这些老古董挂在书橱里继续启发自己,时而走火入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