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黑马
黑马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828
  • 关注人气:20,5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儿票

(2011-07-26 07:50:52)
标签:

杂谈

分类: 嘲嘲闹闹

傅惟慈老先生说刚发现一本难得一遇的好书,是美学大家高尔泰的回忆录《寻找家园》,认为是近些年文思俱佳的散文,要我必读,而且给了我一本,这等 于是老师给学生留作业了,老先生自费买了十几本分送好友,给大家都留了这样的必读作业。我就很感动,这样的老师上哪里找去啊,幸福吧。老爷子望九了,身子骨还那么硬朗,思维还那么敏捷,耳聪目明,除了摔了腿走路要拄拐杖,整个人的精气神和言谈举止跟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慕尼黑认识他时没变样。

说起最近要出什么书,老先生倒向我“请教”,问说有出版社要再版他的一本旧译,稿费只有千字60元,问我这样廉价的合同要不要签,怎么这么多年了稿费也没涨,是不是蒙他这样不出门也不上网的老人的。

我明白他以为我“接触面广”,属于中生代,可能对行情有所把控。其实反倒是我感到惊讶:傅老的名著也是这个待遇?!我说,再版的译文现在估计都是这个价,至少我拿到的合同也是这个价格。新译也高不到哪里去。翻译稿费就是这么多年的“不动产”。而且我还告诉他,现在计算稿费的方式不同了。原先是按照每一页横多少字,竖多少行,一乘,得出一页多少字,等于有些段落的空格也算字了。现在出版社算字数用的是word软件统计,统计的是干货,减掉了所有空格。这样那个原来30万字的书现在字数要缩水为20万了,您老人家一定要有思想准备,等书出来版权页上的字数肯定比原先标的要缩水三分之一。

老先生像听天方夜谭一样看着我,自语:都这样了?!

我说您千万别奇怪,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这个计算方法对出版社节省成本有利,出版社自然就用这个法子哈。反正您有退休金,也不指着这个怎么样,您就签了让他们重印去吧。读者看到是您的大作,会高兴地买回家去读的。您若不签,有的无良出版社会找一批在校的学生,把您的译本和别人的译本摊开,各抄一部分,再改改用词,给他们千字40元的抄书费,随便起个译者名字,人家照样出一本“世界名著”,那不是坑害读者吗?您就签了吧,省得他们找人乱抄后去坑害读者。就当是捐献了,做慈善事业。

让我这一分析,老爷子就没了脾气,说也是,那就这么办吧,总算出的是他的译本,不是胡乱拼凑的“手抄本”。记得杨武能先生曾愤怒地起诉某出版社,那家社居然用同一个人的名字作为译者名出版了各个语种的世界名著二十多种,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抄书流水线+贩卖托拉斯”,有组织地抄改别人翻译的名著廉价被出版社收购后出版。而且有的类似行为就是出版社组织的。我们大中国的国有出版道德沦丧到如此地步,而且居然做得心安理得,所谓主管部门如省出版局之类竟然视若无睹。

估计本来是30万字的书,现在按20万字算,本来可以拿到一万八,现在缩水为一万二了。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社就别再拖欠稿费,书一出就赶紧把这点钱给老先生吧。现在拖欠稿费成了惯例,少则一年,多则二年,还有的出版社你不找律师去要他就准备拖一辈子,宁可与译者为敌,真是令人发指,我们的文明传承者快都成奸商了,的确斯文扫地,甚至是厚颜无耻。如此一来,我们的图书还折腾什么“走出去”,国家出钱到外国去出版自己认为是能传播中国声音的图书,可国内的图书文化市场却是一团乱象,文化如此受辱,文化人如此受窘,那种所谓劳民伤财的“走出去”就算真走出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家里的文化弄得这么没文化,还花纳税人的钱出去散财去,简直像一个浮肿的胖子跑到国外去说自己是营养过剩一样可笑。这是一个让人笑不出声的大笑话和大笑话泛滥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