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写过一篇关于出版社报社拖延稿酬的小文,说整天说"狼来了",狼却怎么也不见踪影。今年过了一个春节,胡乱花了些钱就把钱包掏空了(当然不是真的空,要留下还房贷的钱和各种固定交的费用哈),就琢磨上哪里划拉点钱来。不会偷不会抢,就想起有出版社和报社欠我稿费,估计问问能找点零钱回来。比如南方都市报去年5月发我的稿子至今没人搭理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一年发一次稿费,等到今年五月再看吧,所以我说现在写东西发表东西的人真要命大才行,否则就是人去了,钱未到,家里人去取稿费还要拿着你的死亡证明书和亲属关系证明才行哈。杯具啊。
去年出了几本书应该有点涓流该滋润我的心田,还有的媒体09年的小稿费还没发。。。。。但都是朋友,人家单位要发稿费的人很多,也不好催,催了等于给编辑个人找麻烦,不落忍。有的年轻人就是不懂这个,刚发表了几篇小文就死催活催人家,弄得同样是年轻人的编辑很尴尬,人家小女孩也不容易,整天为作者催领导,也会遭到领导白眼的,因为领导心里有数,他要照顾他的老熟人老关系什么的,小编的作者自然要后靠啊。但有时人穷了难免志短,还是要“问问”,比如我这样阶段性贫困的人,也会这样一二次。
这时候真有报社给了我09年的稿费,是编辑年后一上班亲自从银行转给我的,特令我感动。还真有出版社给我结了去年上半年的版税,号称某本书半年销售了1200册,我得到了2000多块稿费。目前这是我遇到的最正规的出版社了,每半年结一次版税,还告诉我销售数,实在不容易。除此之外只有出版我《混在北京》的那家德国出版社让我感觉到了“国际惯例”:每半年通知我销售数和版税,即使到了尾期清仓的30欧元都要给我(我当然不敢要哈,那30欧元的银行转帐费都要超过30欧元,结果代理人秘书还回信感谢我,说我不要钱很NICE)。希望我们的出版社都这样正规起来才好,否则很多年轻的文化人想靠写书写文挣生活真是太难了,其结果就是到处都充斥着文化快餐,大家都写些应景的垃圾,一手交稿一手收稿费另一手马上拿去付房租和水电费,大家都活在当下,没有任何文化期待和指望,那真是杯具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