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拉面与石家庄改名:本周两大恶俗剧
(2009-08-14 14:26:18)
标签:
故宫拉面石家庄改名闹剧杂谈 |
分类: 想当年 |
这两件事都很可笑,给人的感觉就是闹剧,而且是目前这个阶段的胡闹剧。应该说前一个是钱闹的,后一个是钱烧的。
本来赶走星巴克后大家以为我们的故宫领导会文雅滴弄个清闲的茶馆,让游客走累了进去喝喝茶,最多嗑一小碟瓜子,清茶一杯,稍作休息,然后精神抖擞滴继续我们的文化之旅,那与这故宫的文化遗产氛围很适应。没想到他们居然弄了个1400平米的商业区,还在里面卖起了拉面,而且是三十元一碗。现在很多人争论的焦点是凭什么拉面那么宰人,其实争论的关键应该是那里应该不应该卖拉面,这种热气腾腾油盐味十足的东西应该不应该在故宫里散发味道,也就是说餐馆应该不应该开进故宫的问题。如果能开面馆,那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做宫保鸡丁甚至麻辣香锅和麻辣烫了。我们的故宫难道就可以舍弃清雅,把一个文化遗产地弄得如此乌烟瘴气吗?为什么要到故宫里吃一碗连汤带水的拉面呢,这和发扬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我们能不能逛完故宫出来找个地方吃拉面,而不是非在里面吃?要真想体会皇帝太后在故宫的生活感觉,那也应该是开满汉全席呀,几万几十万一桌,难道不必卖拉面赚钱,让故宫的满汉全席成为显摆自己有钱的最佳场所不是更有创意?为了挣钱,我们可以什么都干得出来才是。
至于一个省会因为嫌名字土就闹着改名字就更是荒唐。我们养了一帮什么政协委员,他们还会不会做点正经事呢?受苦受难的人民有多少急迫的问题需要解决,哪个不比改城市名字紧迫?再说,一个城市的名字用了几十年,而且是省会城市,怎么能说改就改呢?那样的成本是多少,会牵扯到这个城市以外的很多地方,带来很多无谓的麻烦,算过没有?人一有钱就开始折腾这些“面子工程”,而且是不计成本,反正那些成本都是国家的钱,其实是纳税人的钱。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必要叫了半个世纪的名字有钱后嫌土,说改就改。我倒真希望,石家庄能真正改天换地,成为真正令全国人民骄傲的城市,到那时,大家都会说:这个城市真厉害,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名列前茅的美丽城市,全国人民都非去那里旅游不可,趋之若鹜,到那时,曾经有过的土名字反倒会为它的成就带来一份荣耀,说明它是怎么靠自己努力脱颖而出的,是凤凰涅槃。正经发展自己的事不做,光在改名字上费心思,最终在省会城市里该叨陪末座还叨陪末座,改个再美丽的名字有什么用?不仅没用,还会落个笑柄,还不如不改。真正的好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网上有很损的人甚至嘲弄说它应该改名叫三聚氰胺市呢。招这一通嘲弄,何必呢,还不如干点实际事,让自己真正崛起,脱离省会城市里倒数的现状。至于据说备选的名字,那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如:中京市,冀都市等等。如果非要改,就改成“不土市”,“洋气市”或“响亮市”。
这年头,为了“招商引资”,什么笑话都有啊,闹出一个个娱乐事件来,也好,茶余饭后有的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