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午茶品

(2006-12-16 11:29:37)
分类: 散文/诗歌

下午茶品   黑马

 

按照董桥先生在随笔《茶》中所引用大理论家罗兰·巴特的话说,英国人视每天上下午两顿茶点为“人权的甜品”。咖啡则是只有在正餐后才喝的。这话很确切。咖啡是消食的形而下器物,而茶则兼有愉悦精神的形而上之道。所以说咖啡无道茶有道。大学校园里的生活就是这种情形的典型写照。

英国大学校园里喝茶一般都是在学校的咖啡点心店里,咖啡店一般都设在风景宜人的地段,或面对花园草坪或临水而建,来来往往都是神情单纯的学子,与周边美丽的环境很是和谐。我访学的诺丁汉大学主楼的咖啡厅就在湖边的小山上,人们喜欢将茶点端到外面的草坪上晒着太阳用,还可以俯瞰山下碧蓝的湖水与洁白的游船,煞是惬意。

上午两节课,11点前后,点心店里就挤满了买茶喝的师生。这是在疲劳的课间用茶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一般都喝得比较匆忙,要了茶,加了奶就离开,很多人是端着加了盖子的纸杯匆匆赶回教室的,坐定,打开纸盖子,晾上,边听课边消受那杯茶。这杯茶往往花去半镑钱,再买个巧克力条或华夫饼干佐茶,中国人一算等于10多元人民币,纯属浪费,就很少有人吃这茶点。

但英国人是必吃这茶点不可的,别看他们穿着很旧的衣服和靴子。照中国人的算法,这一天几顿“小零嘴儿”的钱省下来足够买很亮丽的衣服和靴子了。可英国人就是要吃每天上午这一口儿,再穷也得吃,像是补血一样。他们在吃茶点上决不含糊,一天几个tea break,花费不菲,要花上3镑呢。

而下午茶则就讲究了,纯属是消闲。午后的课上完了,可以彻底放松一下,大家就趁此机会聚聚。其经典下午茶搭配是红茶配司康饼(Scone)。Scone是最传统的下午茶茶点。这是一种苏格兰点心,传统吃法是用手将Scone掰开两半,一半涂奶油,一半涂果酱,然后两半夹在一起吃。这种点心与红茶,被称为"永恒搭配”。

我在英国一年,真正的家庭下午茶没有吃过几次,倒是这种校园里的下午茶经常有,有时是和老师,有时是和朋友同事,一起享受阳光和清风,该讨论的很多议题都在这种小情小调中有了答案,很多朋友就以茶为媒结交下了,反倒少有请客吃饭的,真正是君子之交淡若清茶。读书人,这样的境界应算最佳。

有一篇文章谈到剑桥大学校长布罗厄斯时说,在剑桥生活了20多年的布罗厄斯,这样诠释剑桥精神:活跃的文化融合和高度的学术自由。而形成这一精神氛围的重要形式,他认为就是下午茶和喝咖啡时自由随意的交流。教授学者们把学术课题带到下午茶上来讨论,书香茶香交融,那种轻松雅致的氛围比英国大学里流行的西装革履的高桌宴会更让人感到亲切自如。有人戏言,剑桥大学60多项诺贝尔奖的傲人纪录,和剑河边悠闲自在、天马行空的下午茶闲聊分不开。英国人传统的下午茶,在剑桥似乎被赋予了特殊的含金量。此言极是。

也怪,在国内,如果有几个人聚一起喝那发粘的加奶红茶,一定会被看作是有病之人。中国水墨画似的山水,确是要在绿茶的袅袅清香中才品得出其韵味。可在这奶油飘香的咖啡点心店前俯瞰油画般的自然风景,又必啜红茶品尝西点不可了。更为实际的是,这顿下午茶之后,人们往往要奔向体育场和游泳馆,而英国人的晚餐时间又比较晚,一般在8点左右,这顿茶点起着承上启下的“垫补”作用,因此大家吃得格外香甜。

英国的下午茶,就是这么实际而又雅致的一个重要的必须。所以吃起来一般总是有好心情的。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冷不丁儿嵌入那种下午茶的“语境”中,除了身心的放松和欣然,确实难以体验到董桥所引古人对“茶里乾坤”的描摹:“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荫矣"!这种境界,恐怕真的是要在中国的语境里才能品出个中三味的。活活“嵌入”英伦的氛围中,满脑子古训,反倒觉得自己不伦不类。不如就暂且忘却的好,只顾品这茶,赏这景,因为这茶和这景儿是天作之合。

在英国喝英国下午茶,那天时地利人和的醇香是会长久绕心不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