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下午茶

(2006-12-16 11:05:26)
分类: 散文/诗歌

今天刮起今年最狂的风,暖冬结束了,让我们用下午茶送别2006年北京的暖冬,迎来严寒。

 

 

英国下午茶   黑马

一个冷雨霏霏的秋日午后,约一位英国女士谈点事情,自然就想到把时间定在3点左右,在某个饭店的咖啡厅里喝茶。英国人习惯在这个时段喝下午茶。

严格说下午茶是茶点,茶和丰盛的点心一样少不得。在这个一味小资起来的时代,有些大饭店和咖啡店专门打出了“英国下午茶”的招牌,名目繁多,程序繁复,在上海的年轻人中这情景更加火暴,成了一种白领时尚。而在某著名茶乡人们更为极端,居然出现了争喝立顿红茶而将本地产高级绿茶在盆中泡水洗手的壮景-此种现象令英国人大为诟病,因为绿茶和立顿红茶之间本无高下之分,仅仅是口味的区别。用中国绿茶洗手后去饮立顿红茶被英国人认为是对茶本身的亵渎。

有趣的是,我端起奶罐要为这英国女士的茶里加奶,她却说不要,只喝清茶。我只好只给自己的茶杯里加奶。这时英国女士对我说:“You are very English(你很英国化嘛)。”

我知道她认为我是在“赶时髦”或者至少是为了招待她而给红茶加奶,便对她说:你以为中国人喝茶都不加奶,所以你也入乡随俗不加。但没想到我这个中国人喝立顿红茶要加奶。她笑:那你就不象中国人,我则不象英国人。我也笑:倒不是因为我在英国生活过就学了英国人,而是我的胃这个时候需要喝加奶的茶,是本能使然:秋雨绵绵又是午后两餐之间,我的胃需要温暖、滑润不刺激的东西,那就是点心和加奶的红茶了。如果是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我肯定想喝的是半凉的绿茶,祛火,而那个时候即使是凉的红茶都会让我感到燥热。

由此我推断:英国人发明了下午茶点的吃法,多半是因为英国夏季气候凉爽,春秋微寒而冬季湿冷的原因。不过英国人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喝立顿红茶加奶,在早餐和下午茶时分以外的时间里他们也会喝点清淡的茶,既不加奶也不加糖。或许喝淡茶纯属为解渴,喝奶茶是为了消化食物吧。

我这个茶与胃藕断丝连的说法有点歪批英国下午茶的味道,但英国下午茶的确是出自肠胃的需要,而后演变成了一种风尚。

据说下午茶发端于维多利亚时代,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难以打发漫长悠闲的下午,百无聊赖中感到有进食的欲望,但此时离晚餐和晚会尚早,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这样的茶点吃起来很是惬意,安娜便邀请好友一起用茶点,让茶与精致的点心伴随她们度过午后时光。

从此下午茶成了贵族社交圈内的风尚。一直延续到今天,不仅贵族和有产者到午后3-4点要用茶,普罗大众亦然,不同的只是茶点的品质与氛围而已:前者在花园洋房和精致的咖啡店里品尝精细的点心,后者完全可以在自家的小厨房里或杂乱的工具间里用一块抹了黄油的粗面包就着大茶缸子里的浓茶打发这个时段。这个时段的休闲是举国上下的统一动作,没有法律条文规定,蔚然成风,形成了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英国人号称是“生来自由”的民族,下午茶从达官贵人普及到布衣荆钗,成为每日生活中雷打不动的小憩,更透着这个民族的闲适情调和底层人追求个人权利的态度-tea  break,此等享受简直是天赋人权了。

但正宗的英国下午茶特色有三:幽雅舒适的环境如家中的客厅或花园,丰盛的冷热点心(要由女主人亲手调制)和高档的茶具(细瓷杯碟或银质茶具,茶壶、过滤网、茶盘、茶匙、点心架、饼干夹、水果盘,切柠檬器,全都银光闪闪,晶莹剔透。据说在缺乏阳光的英国,银质茶具往往透着人们对阳光的渴望)。当然最好再有悠扬轻松的古典音乐来佐茶,宾主都要衣着得体。维多利亚时代女人去赴下午茶会必得穿缀了花边的蕾丝裙,将腰煞紧,茶要滴滴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交谈要低声絮语,举止要仪态万方。男士则要衣着淡雅入时,举止彬彬有礼。下午茶会是仅次于晚宴和晚会的非正式社交场合。至于一般家庭的升斗小民,他们也利用下午茶的时间走亲串友,往往是在家中最好的客厅里,小家碧玉的女主人殷勤地沏好茶,烤制好虽然样式不太精美但用料绝对实惠的点心,供客人享用。

至于自家的下午茶则没那些礼仪,但也全然是要关起门来营造点气氛,把玩点小小的情趣,家人其乐融融地小聚,也很风雅,这样的场合也会请某个私人朋友加入,那是完全当成自家人对待的莫逆。有的人家甚至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在某个角落的落地窗前观察着窗外的某一幅固定的景色饮那杯茶,每天观察窗外景色与前一天的细微差别,365天的同一时刻只看一个地方想一个地方,真是执着的浪漫。不少英国人往往一个人也要全副武装地用下午茶点,一招一式、一点一滴,毫不敷衍自己。

我有幸得此殊荣,到一个从小离开英国,在罗得西亚多年后又移居澳洲的英国人家里喝下午茶,没想到越是远离英国,人家英国的传统越是保持得一丝不苟,比老家人更纯粹些。老人的女儿说她父母的这一套招式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古董,现在的英国人里都少有如此纯粹的。我还记得那天的茶点是老太太用精致的雕花木制小推车缓缓推进客厅的。车上除了细瓷茶具,还有老太太自己烤制的各式糕点。注意,正宗的下午茶,点心绝对是主人家的主妇亲手调配和烤制的,如蛋糕、吐司、司康饼、三文治等,透着真诚和殷实,气氛就立时亲切热烈起来。如果用外面买来的糕点,无论如何喝茶的气氛差了那么一点热络。但也因人而异,现在的年轻人就很少有自己大烤点心招待客人的。

英国下午茶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广为传播,被接受后又被人们广为实践,说明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多么值得推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