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黑马
黑马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828
  • 关注人气:20,5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或不是朋友的人送给我的书们(2,米哈尔斯卡娅)

(2006-11-05 15:22:59)
分类: 书评/序/跋
    还有一本特殊的劳伦斯的书不能不提,那是一位前苏联的教授给我的,在苏联出版的英文版<<虹>>。
    80年代初选择劳伦斯做论文很是有点冒险。刚开始做劳伦斯论文时就听说北大的一位研究劳伦斯的研究生,其论文被枪毙,此人至少当年没拿到学位,便不寒而栗起来。我想引用国内专家的论点,可发现国内只有赵少伟先生一篇文章,除此之外想找一些马列观点的文章根本没有。于是想到了苏联人的著作,居然在图书馆里发现一本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授米哈尔斯卡娅写的一本20世纪初的英国文学史话

Н.П.Михальская:Пути Развития Англииского Рамана,里面有长长的一章谈劳伦斯。便如获至宝,心想这下我的论文可算是有马列观点了,绝对能通过,便翻译了几段成英文引用在论文里。毕业后一直保留着那篇文章的俄文复印件,就抽时间把整篇文章翻译成中文在华东师大的一份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80年代初写劳伦斯的研究文章能借用苏联人的马列观点还是挺管用的。就写信给苏联的‘高校出版社’,联系米教授,看她还有什么高论发表,顺便告诉她我在翻译《虹》。米教授很高兴地回信,并出乎意料地寄给我一本苏联出版的英文版《虹》。我如获至宝,因为那时还没有《虹》的英文注释本,这本俄文注释本里的注解就帮了我大忙,有不明白处,就直接从俄文翻译过来,算是较圆满地完成了这本劳伦斯名著的翻译。

    1988年从德国回来时坐火车路过莫斯科,顺便去列宁师范学院拜访了米教授,她是那么雍容大度的一个人,而且看得出年轻时绝对是一个俄罗斯大美女。在俄语系的外国文学教研室里我们用英文交谈,周围都是系里的教师和秘书在进进出出。米教授讲了几句英文就要求我说俄语,理由是‘在我们国家我们更愿意说俄语。’我知道,那个年代,苏联还没解体,很保守,对外国人很警惕,周围的人可能不大懂英文,她可能是怕被人汇报上去说她什么坏话吧;也许是苏联人的大国沙文主义在作祟。但我用结结巴巴的俄语告诉她我的俄语口语很差,只能说简单的俄文,讨论文学绝对不行。她这才同意继续讲英文。
    列宁师范学院的校园真美,古典风格的漂亮教学楼坐落在森林里,高大气派的很,感觉比莫斯科大学要小,要紧凑些,但没有莫大那种威严和雄伟,更能让人觉得亲切些。苏联解体后好像改了名字,叫国立师范大学之类的了吧,或许在十月革命之前就叫这个名字吧,又改回去了。
    事实证明,校名改为莫斯科人文大学,米教授成为荣誉教授。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她的照片,明显是晚年的了。1988年我见到她时与她合影,可惜照片拍虚了。那时她63岁,正当年,比这个要胖一些,气色也好。
 
朋友或不是朋友的人送给我的书们(2,米哈尔斯卡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