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或不是朋友送我的书(11,杨武能)

(2006-04-28 17:33:07)
分类: 书评/序/跋
  歌德离我们有多远

                                    黑马

    

    绛红的封面,烫金的书名映衬着歌德高贵的头像剪影,如此雅致,如此凝重,歌德学者杨武能教授主编、多位国内知名德语文学专家翻译的14卷本《歌德文集》,是献给歌德250周年诞辰的一份厚礼。

     250年前诞生的歌德的确是生逢其时,作为人类文化史上几乎是最后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气质和知识结构的文化巨擘,歌德在诗歌、戏剧、小说和文论诸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令后人高山仰止,其140多卷的全集筑起的是一座不朽的丰碑。1999年德国和全世界的文化界都隆重地纪念歌德250年诞辰,掀起了新的一波歌德热潮。

    面对这套印制典雅的“文豪书系”,仰视高山,“歌德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便不揣谫陋地提了出来。

    这里的“我们”是谁?有必要限定一下。“我们”是所谓的外国文学学者、教师和“文化人”什么的,但对歌德涉猎不深。“我们”对歌德的知识和兴趣不过略超过文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但也仅仅是歌德的普通读者而已。除了“我们”这些人和文学专业的学生因了“专业”的需要要读点歌德以外,恐怕歌德在中国的知音并不多。歌德离“我们”都很远,离大众读者怕是更甚。

在当下的经济大潮中,读书人的浮躁不仅是一种表征,亦是心灵深处的状态。象当年梁宗岱先生那样激赏歌德的热情读者和评论家几乎寥若晨星了。宗岱先生的激情和热情是以深厚的中西文学底蕴作基础的,其热情奔放、行云流水般的评论集《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将歌德与李白两相比较,诗一样的文字几乎是近代文学评论的一首绝唱。读了那样的评论,怎能不去读歌德?可是,即便被宗岱先生的文字激起了热情,但没有宗岱先生那样的学养和诗情,又怎能读得了歌德?

歌德离我们太远了!姑且不论怎么读歌德,仅仅是读着宗岱先生的文字,我辈浮躁之人早该汗颜。读了他的书,我已自惭形秽!

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谈论歌德简直是一种奢侈。编辑翻译出版这样一套文集,该是需要怎样一种宁静坦然的心境,又该有着怎样面对无情市场的勇气和运筹帷幄的大将胸襟。身在译界,我深知编译者和出版者心智上该有怎样的默契和相依为命的同情才能成就这样的事业。希望这套书能让我们亲近歌德。不过,在读歌德之前,我们是不是该先拜读一下梁宗岱先生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不妨站在宗岱先生心灵的桥梁上,走向歌德。

 

[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人民文学版;

 杨武能主编:《歌德文集》,河北教育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