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要的虚伪

(2005-12-31 14:52:57)
分类: 俺的随笔
                    必要的虚伪
                        黑马
    出了书,送给别的文化人,一算礼尚往来,还人家以前赐书的情,或借机感
谢平日的帮衬。二呢,自有不可告人的小心眼儿,暗自巴望人家能抽暇评骘。弊
帚自珍,但不能强加于人,因此也只是心头私字一闪念而已,人家不评,定有道
理,或是作品难以滥芋大雅,或是人家多有不便,千万不能问起,这点自觉还是
有的。
     那天见到一位评论家老朋友,实在实诚,竟为没给拙作写评论先自向我道
歉,倒教我无地自容。不过他也批评我过于古典,从不催问。随之却又说:“那
些个作家真是可以,追得我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真烦。”便暗自庆幸,自己不
属于“真烦”之列。
     但转念一想,看来我是真太“古典”了,其实不过是虚伪。既然有这等念
想儿,何不公然“真烦”人家一回,一追到底,志在必得?为小说的出版已经烦
了两家出版社,先遭一家暗算,几乎惨遭敲榨勒索;后来这家为人坦荡,可出版
社底子薄,只能一拖再拖。不是曾经很不怕烦地电话催问过?为何现在倒要琵琶
半遮面?
     为出版的恬不知耻毕竟与寻求评论的烦人不同。前者大抵属于商业行为,
除去与编辑的友情,与出版社之间最终要以买卖形式建立关系。立了合同的事自
自然是谈不上含蓄的。
     而对朋友的这种暗自期盼则是需要某种“虚伪”的,因为这里不存在买卖
关系,纯属在赏识和方便基础上的自愿友情支出。为出版奔波,大抵属于争个“生
存权”,因此可以寡廉鲜耻一些。而评论则算得上衣食足后的礼仪问题,需要点
君子风度。凭良心不赏识,就不必只为友情写;有条件制约,不能写或发表不出,
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怎么能“追”人家?我就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为别人写了书
评但未能发表,只能秘而不宣,权当没写一样。以己度人,或许人家也是如此。
这样的话,不如保持一点“虚伪”,若无其事的好。
     如此君子之交淡如水,自然不如“真烦”那样混得热火朝天,却也坦然。
归根到底,做文学是要有那么点君子气的。或许这样做的确过于迂腐,但这种心
境的安宁却是难得的。我指的是朋友之间。至于出版社或电影厂为推销作者的书
和根据书改编的影视而进行的商业化书评和影评活动,则另当别论,尊命请朋友
出山可以做得问心无愧,因为总觉得那是为“别人”穿针引线。
      这算什么?作者给评论家送书,难道不想得到评论么?干吗要为自己设置
如此多的条条框框,为什么不让那点小私心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干脆去“穷追猛
打”?这是不是在沽名钓誉?但那点穷酸教育让我感到虚伪和沽名钓誉比昭著和
赤膊上阵要好。
      除了追求一种心灵的平衡,还为什么呢?仅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劳伦斯的画
后一篇:童年的张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