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谁为“被救死”谢罪

(2010-04-05 13:44:01)
标签:

杂谈

  截至4月3日22点30分记者发稿时,华晋公司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大规模下井施救仍未展开。尽管救援人员作出种种努力,3日一整天,都未能收到来自井下的生命信息。救援队员王洪林告诉记者:“我们最大的心愿,是站在井口迎接井下的兄弟一个一个地走出来。”(《新京报》4月4日报道)


  距离王家岭矿难已经8天时间了,王家岭矿难被困矿工生命迹象消失并不奇怪。4月4日中午央视《新闻30分》的字幕消息表明,矿井的水依然没有被抽干,更为要命的是又发现了新水源……井下被困矿工们的生命,遭遇不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救援还没有放弃,新闻还在跟进,我们的疑问也渐渐多了起来:如此大规模的救援活动,8天时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起码百余人的被困矿工们眼睁睁在和死神握手。一旦悲剧真的上演,此次矿难的遇难矿工将不是直接死于透水事故,而是井上的“被救死”,敢问该谁向遇难者及其家属谢罪?


  既然矿难无法完全避免,那么,各类矿难的救援活动应该成为一项必备的日常训练内容。矿难的种类有多少,模拟救援的训练项目就该有多少。此类演习的开展和监督,乃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部门的应尽之责。长期以来,矿难常有,马后炮的难后大检查常有,事故前的应急演习不常有——起码,这类演习很少见诸报道。如果这类模拟救援演习活动成为地方政府和煤矿的必修课,积累的救援经验多了,遇到像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的情况,救援工作还会像蜗牛一样,这么多天连井下的积水都抽不干吗?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被喊得震天响,为什么矿难事故的救援工作,就看不出多少科学救援的影子?也许,王家岭矿难救援指挥部的人不认可这样的质疑,请看看网友众多的质疑:“为什么水下还存在气腔?就是因为通道是封闭的,里面的空气排不出来,形成了一个高压的大气泡。如果这时钻下去,结果就像是用一个针用扎气球,失去了高压气体,水会马上涌进来!当时看到那个SB解说高压气体喷出来,拿出下来工人求救的铁丝兴高采烈地合影留念时,我的心已经凉了。” “说是被无知的LD救死,一点儿都不奇怪。”“某些上峰真是灭绝人性!”


  矿难要反思,失败的救援更要反思。往常遇到矿难,被困矿工生存的几率很小。这次矿难事故本来应该创造一个奇迹,被困者活着走出来,无论被困的矿工还是外面的人,均抱着太大的希望。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悲剧的概率正在增多。如果将此次救援比作一次战役,“仗”打败了,总得有人站出来为败仗承担责任。汶川地震期间,就是因为有的指挥者不懂救援瞎指挥,导致了救援尚未开展先牺牲士兵,事后不见有任何领导站出来承认错误,更不要说被谢罪了。如今,王家岭矿难的救援一旦被宣告失败,预期的“庆功会”可以取消,公众有权利知道是谁负责指挥救援工作的,想知道指挥者对救援知识了解的程度,想知道有没有决策错误。这方面的“舆论审计”已经开始,官方的问责行动,也不能无动于衷。


  “要想不发生矿难,最有效的办法是把领导的办公室设在井下!”同样,要减少救援的盲目性和失败的概率,最有效的办法是对救援指挥者进行必要的问责,甚至是公开的谢罪于天下!


 

新闻链接:http://www.art1.swust.edu.cn:1188/baokan/2010-4-4/XiKePingLun-GaiShuiWei-BeiJiuSi-XieZui.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为×者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