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移民准备”
(2010-04-01 12:50:52)
云南防汛抗旱指挥部有一个统计,如果5月中旬雨季还不来的话,云南省现有所有的库塘的蓄水将全部用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刘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旱情持续,继续严重地发展的话,要把一些人员要转移出来。(人民网3月31日报道)
被迫性质的“移民”,今天听起来好像是几个世纪前的事情,没想到云南的大旱,当地居民从被鼓励外出打工,到现在的可能“移民”的最坏打算,不晓得重旱区的居民有何感想。半个世纪前,“人定胜天”的口号喊得震惊寰宇。几十年过去了,科技水平进步许多,原本不把大自然放在眼里的我们,非但没有看到丝毫的胜利迹象,在一场持续几个月的旱灾面前竟然没有真正的还手之力,以至于连“言退”的打算都公开了。
旱灾如果继续持续,短期、适度的“移民准备”也算是顺应自然,也算是以人为本,相信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问题在于,西南的大旱从何而来?马上有人会说,天灾,我们无能为力。这话没错。不过,天灾中有没有人祸的影子,假如可以事先剔除人祸的影子,旱灾的严重程度会降低吗?做出“移民准备”之前,显然不能不追问云南的部分灾民面临背井离乡的可能。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南地区的植被令人羡慕。最近网上流传的多幅卫星地图照片显示,和境外地表的绿绿葱葱相比,云南(包括昆明和香格里拉)的地表颜色差不多成了一个“黄孩儿”。绿色是森林,黄色是凸山和黄土。有好事者将几十年前的云南地图照片附上,发现当地的云南和境外的地图颜色没有什么差别。图片蕴含了太多的信息,这些照片似乎从一个侧面透露了西南大旱的玄机:滥伐森美,破坏植被,西南变成了中国的第二个“黄土高坡”,加上没有必备的水利灌溉设施,在大旱面前不堪一击,也就不难理解了。网友也发出类似的质问:“彩云之南,春城昆明,本来是多么美好的地方,怎么就会出现这么大的旱灾呢?”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同样,地也活一张皮,这个皮就是草木森林。谁掠夺大自然,扒掉了地衣,上苍焉能不予以惩罚?
如果不铭记这类教训,今天的移民活动给灾民寻找一片栖息地并不太难,麻烦在于如果不注意保护森林和植被,没有未雨绸缪的先见之明,大兴水利设施,一旦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也遭遇这样的大旱,他们往哪里移民?如果北方也不宜居了,我们又该往哪儿迁移?传说中的“火星人”,莫非就是我们或者我们孙子辈的宿命?
如果不想当移民或者火星人,那么,就请给大自然一点尊严,然后才谈得上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与其做被动匆忙的“移民准备”,不如检讨人的失误。可是,电视画面中那些躺在院子里的粗粗的圆木,我们没法不继续伤感:自利,可能让我们将害地害己进行到底!
http://www.art1.swust.edu.cn:1188/baokan/2010-3-31/XiKePingLun-YeShui-ChiMinZhunBei.htm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