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明评说
海明评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821
  • 关注人气:19,4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退捐事件:谁是最大赢家?

(2009-07-23 13:22:01)
标签:

杂谈

    7月21日,控烟公益组织——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吴仪群教授证实,上海世博局已终止接受此前备受争议的2亿元烟草企业捐款项目。5月7日,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向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捐赠人民币两亿元。(《新京报》7月22日报道)


    上海世博会“闻过则改”,听从致力于控烟的几位公共卫生专家的建议,终止了烟草企业两亿元的捐款。表面上看,可谓非常难得的多赢结果:世博会不为金钱丧失原则,冒犯我国已经签订的国际规约;专家学者的建议被采纳,尊重知识分子有了新样板;作为信息媒介的大众传媒,促成了这个“多赢的姻缘”……


    若不是网民保持着清醒和理智,退捐事件堪称皆大欢喜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纯粹是聪明的商家在做免费广告!”“高啊,没花一分钱作了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广告。” “这样的免费大广告空前绝后。”“一捐一退多么出色的营销技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聪明。接下来的事就让传媒去做吧,你骂得越狠我的效果越好。”


    退捐事件,看似全是赢家,而实际上,除了上海烟草公司,其他的赢家则属于惨胜如败的一族。上海世博局,在2亿元的巨款面前,有点“嘴馋”很正常,怎奈气节早早没保住,明知按照国际公约不得接受烟草企业的广告捐赠,最终还是手软了一次。现在虽则“反败为胜”,实乃最大败家——免费给烟草企业做足了广告。诚如有网友所建议的那样:如果将这2亿元款项用于戒烟宣传,或者直接转赠给慈善机构或者贫困地区,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那几位联名写信呼吁退捐的公共卫生专家,我不否认他们是赢家,没有他们的公开信,没有舆论的压力强度还有限度。但他们的胜利和上海烟草的胜利相比,未免有些相形见绌了吧。还有摇旗呐喊的媒体,他们的报道为世博局最终做出退捐决定起到了不少作用,问题在于凡事有一利则必有一弊,在报道的同时也造就了变相的商业广告(当然,我的这篇小文,也有类似的嫌疑)。假设媒体从开始就不报道这类捐赠事件,烟草企业还愿意斥巨资砸给上海世博局吗?


    在我看来,此次退捐事件最大的赢家上海烟草公司,应该早就预料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结局,不用花一文钱,即可坐收盛名暴利。为避免竹篓打水一场空的惨败结局上演,他们之间煽风点火,借助媒体报道促使舆论热议此事,最终大胜而归。现在,“炒作的目的达到了!”舆论导向不管偏向何方,上海烟草的老总就越是高兴。毕竟,这是兵书上梦寐以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绩,不经意间居然变成了现实!
    退捐事件的赢家越多,说明企业操纵舆论的手段越高明。如果上海世博局起初拒不答应收下捐赠,上海烟草则的热脸碰到了世博局的冷屁股,自讨没趣的是企业;第一步错了,紧跟着摆出一副顺应民意(包括专家意见)的姿态,则中了企业的圈套。接着在媒体上歌功,更是被人牵着鼻子溜大街,酿成了新版的“狐假虎威”悲剧。


    退捐事件,没有真正的最大赢家,因为因真相被识破而露出狐狸的尾巴之时,赢家同样沦落为了输家!


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090722/000119.htm

http://art.swust.edu.cn:1188/jujiao/2009-7-22/XiKePingLun-TuiJuanShiJian-ShuiShiCuoDaYingJiaA.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