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券”倡议何以遭耻笑?
(2009-02-14 12:34:37)
标签:
杂谈 |
借力万亿农村资产提振内需,盘活农村房产,成立“房屋银行”,发行“房屋券”,鼓励农民工在城镇置业。该项建议由国家统计局办公室毛盛勇提出。根据他构想的测算,以全国农民约一半进城、农民在农村房屋每平方米100元计价,至少可以释放盘活约1万亿以上的农村资产。(《21世纪经济报道》2月13日报道)
“房屋券”之所以遭耻笑,源于这个想法是空想而非科学。科学和空想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有事实依据、可以验证的东西,后者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主观臆想。以“房屋券”制度设想为例,不顾中国房市存在巨大泡沫和城乡居民购买力普遍不足这两个基本事实,从想当然出发,以为只要成立个“房屋银行”,只要农民把自己的旧房抵押,就可以进城买新房,就可以进到买房爱国的义务了。爱国就是消费,消费就是买房。这个三段论,大小前提全错了,因为它忘记追问一下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消费,答案是老百姓口袋里的钞票实在不多,加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超前消费才是非理性的行为选择。金融危机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绝不仅仅是一个房地产行业。遗憾的是,个别既得利益的代言人不时跳出来替自己代言的利益摇旗呐喊。摇旗呐喊没有错,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嘛。问题是这个啦啦队来喊得有点水平,不能借口刺激经济而乱出馊主意。
城市居民买不起房,农民可以靠抵押换取几张“房屋券”到城市买房,这分明是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笑话的翻版,你说能不被耻笑、能不遭砸砖吗?
http://www.swustxwx.net/baokan/2009-2-13/XiKePingLun-FangWuQuan-ChangYiHeSiZaoChiXiao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