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5·12地震日记杂谈 |
5月13日,我的生日。去年的今天,跨越了四十而不惑的门槛,没想到365天之后的又一个生日,竟是如此的刻骨铭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素日里比较刻薄的我,很少流泪。然而,今年的这个生日,我没法不独自落泪。灾情超乎想像,中午看着电视直播公布的死亡数字超过1.1万人,还有6万下落不明者,如此消息,没法不为他们动容;看着总理在一线指挥,看到有那么多人(含子弟兵)投入到抢险中,我没法不流泪;有那么多关怀的短信和电话、QQ问候,我同样感动万分。我的这个2008年的生日,泪流满面。
早晨还在睡梦之中,7:33,接到妻子的电话。她报告我一个坏消息:我们家的房子已经打不开房门。忍受了一夜煎熬的她和张璐璐老师,好不容易跑到了“诺亚方舟”跟前,满怀希望可以歇息一会儿,残酷的现实,粉碎了她们的希望!
我们住的单位的27栋单元房,有三家可以开门进去,据说里面已经一片狼藉,电脑都碎了。我所在的五层是楼顶,里面是什么样子,不说也能想像出来。旁边的28栋,变形得更厉害。面对顿失失去的家园,那栋楼的同事们的第一反映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不过,没人愿意看到这揪心的一幕,该是同样的心情。
起床的第一件事,给单位的同事们发短信联系。学办主任杨芙丽老师从外地打来电话,她在外地招生,告诉我学校有两名学生因在外租房,在地震中丧生。生命的脆弱,原来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绵阳同事的电话打不通,学生的电话也打不通。发短信无数,只收到郑剑平院长的回复:“(07:51
)所幸目前我院师生无恙。”
紧跟着,河南老家的小学同学,如今是老板的贵士祖同学,发来短信:“(8:01)海明你没事吧?昨天地震你在那里!我希望你们平安健康。贵士祖。”
因为昨天约好事情,需要去人民日报社办事。8:22,在通往红庙的公交车上,接到硕士阶段的师妹刘静从广州打来电话,她对震情表示问候,打听绵阳我家的情况。
此后,牵挂震情的电话渐多。9:02,老家新乡河南高管局的吕建锋老兄,打电话问候我。他做过抗震方面的工作,告诉我城市里的建筑物不会特别危险,小学的教学楼可能有危险,乡镇的房屋抗震情况可能差一些。(事实证明,这个分析有道理)
毛力群 09:13 是吗?表示深切慰问。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博士生王莉宁小姐,我妻子硕士生阶段的同室好友,发短信询问王欢妮的情况(09:34
你们家里没事吧?我给王(欢妮)发信没回,我很担心)。她和王欢妮同是南宁人,又是三年的室友,比一般人更关心她的情况。短信说不清楚,我给她打电话介绍了我知道的大致情况,以及和她家人通话的情况。
还有短信不断收到,比如,一个号码为13439617762
的短信:“地震对你们有影响吗?”因为没有署名,暂时没有打听是哪位同学。老家的同学贵祥才(孟令)的短信:“四川地震,绵阳的情况如何?嫂夫人有无受到惊吓?甚念。”
上海检察风云杂志社的编辑韩铁马老师发来的短信,兼顾了工作和私人的问候:“刘海明你好,王欢妮是何职称,副教授吗?排版要注明的。另外,这次地震你的家人可好,向你和你全家慰问!检察风云韩铁马。”
10:58,接到济南日报文化周刊编辑林浩兄的电话。昨天他忙于编版,今天忙完事情赶紧来电话问绵阳那边的情况。
11:10左右,自从地震发生后,我终于给绵阳打进了第一个电话,是绵阳广播电视报新闻部的主任严俊梅老师。她正在绵阳市广播电视中心搭建的临时演播打听忙碌。利用这个机会我可以向他了解更多的一些情况。据知,有家高等学校(可能是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楼倒塌了一座,伤亡情况不祥;某证券大厦发生踩踏事件;北川县(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城区的伤亡比较严重……
中午,王武录老师请客。王老师很是关心我家的情况,他得知王欢妮没事后说,不要为房子的失去担忧,有人在怕什么。想想也是,人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其它损失不过是暂时的,我该庆幸才是。
吃饭回来的途中,12:01,接到硕士阶段的同学、正在北京进修的杨娜女士的电话,打听我学校所在地的情况。
整个中午,一直没有休息的时候。一方面是收看央视的直播,一方面是我们的博士生QQ群里热议四川的地震灾情。胡蕊听说手机电池暂时没法充电,建议我告诉学生:1、一个学生向外报平安,最好用短信(节约话费),接到消息的同学家长负责告诉其他二到三名同学的家长,可以通过短信告诉其他同学家长的联系方式。2、定点报平安,没事别浪费电话费和电。一天分早中晚或者每隔两个小时汇报一下平安情况。
现在,绵阳的情况是雨大,学生出去买帐篷都不容易。食品紧缺,有的学生(06级新闻,张冲)一天了还没有吃饭,腿也受伤了。他是班长,瘸着腿还在忙事。和这些学生通话时,我的泪水禁不住在眼眶里转圈,就差没有落了下来。和女生何柳通电话,她说同学们的情绪基本还算稳定,大家都在积极面对灾情。我想,自己的脆弱,居然连学生都不如了,你说该不该脸红。幸亏不是可视电话,不然那该何等丢人。
中午,广西当代生活报的评论编辑李辉先生和我QQ聊天:
广西李辉 2008-5-13 13:56:59
啊,你的情况比较特殊,稍微晚些,我想让记者联系你一下
左手斋 2008-5-13 13:57:07
好
广西李辉 2008-5-13 13:57:09
你看什么时候方便?
左手斋 2008-5-13 13:57:25
现在吧
广西李辉 2008-5-13 14:01:13
你的情况很特殊,你和南宁有渊缘,你爱人又是南宁人,所以我觉得记者还是应该联系一下你
左手斋 2008-5-13 14:01:33
好
广西李辉 2008-5-13 14:01:40
太惨了,我今天看了很久四川卫视
广西李辉 2008-5-13 14:02:02
四川很多地方都很惨啊,不是汶川一地的事
左手斋 2008-5-13 14:02:06
嗯
广西李辉 2008-5-13 14:02:50
那兄先处理一下手头的事情,比如给朋友回短信,估计等下记者电话就到了。我们稍后聊。
很快,该报的记者打来电话,咨询我一些情况。南宁的报纸,想寻找新闻接近性的东西,没想到我竟然被他们给“活捉”了一次。
传媒大学07级博士生QQ群里,讨论依然在进行。同学们提出给我的学生捐款捐物,我表示谢意,但拒绝了。我觉得绵阳市区不是真正的重灾区,最需救援的东西不是物品,而是心灵的安慰。于是,胡蕊、徐轶英、夏炎、杨丽芳等人建议我公布我所知道的学生的手机号码,她们发短信去慰问。
13:53,胡蕊同学草拟了一个短信:
“你还好吗?我是你不认识的一个北京的大学生,刚听一个朋友说起你们学校的情况,请放宽心,我们的心都和你们一起。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的军、警、医都动援起来了,正在去灾区的路上,相信再坚持一两天,你们就安全了。这时候,像个大学生一样,照顾好自己,尽量互相照顾,有任何困难请跟我联系,我也会及时将在网上和电视上得到的消息转发给你,请转告同学,全国很多人再在都很挂念你们,你们不孤单。请保持联系。中国传媒大学一群关心你们的学生。”
我对胡蕊的这个创意表示感谢。她告诉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适,发上来。刚才发给你最后公布的6个同学了。”
15:00以后,我去休息。醒来发现群里的一段记录文字:
徐轶瑛(电新)17:19:01
海明,你的一名学生林梦竹(13458012426)刚刚回了条信息,
徐轶瑛(电新)17:19:36
“我现在很好,不知道你是哪位,但是在这个时候能想到我,我十分感动。”
胡蕊(电新)17:20:09
真好,保持联系
徐轶瑛(电新)17:20:17
恩,是的
胡蕊(电新)17:20:22
我这边还没有反馈
徐轶瑛(电新)17:21:36
我们多鼓励鼓励他们吧
胡蕊(电新)17:22:26
嗯,我继续发~
徐轶瑛(电新)17:33:59
林梦竹小妹妹又回信息了,
胡蕊(电新)17:34:22
说什么?
徐轶瑛(电新)17:35:24
“这边的雨越下越大,就是环境艰苦了点儿,但我们都在想办法克服,相信我们能度过难关的,同时也万分地感谢您心系我们。”
胡蕊(电新)17:39:26
做得好。中华红十字已经开始接受捐款,救灾物资已经开始按批发往四川。继续坚持,最艰苦的时候就是现在,咬牙过去就过去了。注意保暖,多互相照顾,注意饮食卫生。
徐轶瑛(电新)17:47:34
姐姐,我把你的话都发给他们了
胡蕊(电新)17:47:59
我刚才也给几个学生发了短信,暂时没有回
胡蕊(电新)17:48:53
加上下午有10余名学生了,一直没有回,估计是手机没电或者是没钱了,或者是信号不通。
胡蕊(电新)17:49:26
有一个能保持联系也行,请她转告其他同学
徐轶瑛(电新)17:51:37
我都已经转告了。都是身同感受的,我的学生也是其中一个。
傍晚(18:44),夏炎给我发来两个短信:“我转发的你的学生发的很可爱也很坚强,希望他们好远。你也别太担心。”
(18:41):“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坚持,感谢刘老师和你们这样一群在远方关心我们的人,你们的信息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相信我们一定能度过难关,再次感谢您亲爱的夏姐姐。”
这么多热心同学的关心,是我一生收到最贵重的“生日礼物”。这份情谊,恐怕是海明终生所难回报的。
其间,收到林梦竹的短信(17:31)发来的:“真的是太感谢您和您的同学们了,虽然气候很恶劣,但我们都在尽力克服,放心吧。”李梦颖的短信(19:28
):“刘老师,我们都还好,大家很团结,请您放心!”
大灾当前,我不能无动于衷,决计回家。中午联系航空售票的电话,还没有飞往绵阳的飞机。傍晚再换一家航空售票点,有5月15日早晨8:20飞往绵阳的班机,我订了票。随后,喊李滨陪我去农行取款。
晚上,出门跑步的时候,在公寓一层,碰到李丽同学。这个“小糖果”,给我送来一袋的食品,让我回单位的时候带回去。几乎以此同时,同学曹进兄的短信(20:01)也到了:“海明,生日快乐!健康开心!”
同学的这番情谊,我一定带给我的学生,让他们知道几千里地之遥的北京,还有不少热心的博士生们在关心着他们。
在牛新权那里洗澡的时候,接到老家同学贵兴恩从山西发来的短信(21:01):“你们的情况怎样?老天保佑你爱人没事。”
9:12,接到王欢妮的电话,她和学生已经在帐篷里了。多大的帐篷我不清楚有多大,她告诉我总共买了两个,有学生回宿舍抱来了被子,虽然今晚下着不小的雨,至少他们能够躺着歇息了。
我告诉她已经订好机票,15日中午回到学校,她觉得不必了,因为学校已经允许学生返回原籍,这两天走的人会不少的。可是,我主意已定,决意回去一趟,处理紧急的问题,哪怕忍饥挨饿也无所谓了……
今年的生日,用这段速写的文字权作纪念,也感谢所有关心灾区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