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5·12——日记之一

(2008-05-14 01:50:10)
标签:

5·12地震日记

杂谈

我的日记,是私密的文字,很少示人。一场特大的地震,使我决定披露这段时间的日记。

 

以下是第一篇,2008年5月12日的日记全文: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下午零星小雨
                                        铭记5•12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是由偶然的突发事件定格的。然而,这样的历史事件,多半凶多吉少。2008年5月12日,中国便经历了这样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因为它新生,才值得我们为之书写,为的是见证灾难,告慰死者,告诉后人我们一度经过的这段特殊的历史时刻。


因为公事缠身,下午13:30没有去上课。鲜少逃课的我,这次破例了。或许是命运的造化,给我一个特殊的机会,能够在即将来临的特大天灾之前,获知更多的信息。


明天,是我41岁的生日。14:00前后,我给妻子打电话,虽然没有告诉她这个事情,还是希望她能比我更记得这个不算普通的日子。


当时,她和同事张璐璐(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的同事)老师在绵阳市区的商场逛街。我们没说几句话,便挂了电话。虽两地分居,但每天在QQ和电话中联络,今天中午她还在给我投稿,所以,也没有更多的话,只是想蹭一点生日礼物而已。


不久,我感到头晕和心慌,真想再给妻子打电话诉苦,生怕她笑话我经受不住这点瞬间的折磨。忍了忍,也就过了。几分钟后,发现一个编辑的QQ上的个性签名写着“听说地震了”。许是出于对新闻的敏感吧,我随即到新闻网站查看,果不其然,刚才北京地震了,但震中心在四川汶川,是阿坝自治州的一个县。虽然我在绵阳工作数年,但很少出门,没有想过多的事情。


想告诉妻子,问绵阳的情况。打电话,占线。女人喜欢打电话,我没有在意。几分钟后,手机依然占线。给张璐璐老师打电话,也是占线。我还纳闷:两个女人逛街,怎么全打上电话了。此后,仍然接不通。等我再看单位同事的QQ群,刚才还在线许多人,突然全部消失;看成都的朋友的QQ,也不通了。打单位的办公电话,也是占线……


本能告诉我,绵阳也地震了。从新华网的报道中得知,震级高达7.8级。联想到北京的震感明显,我开始不乐观了。这是地震,真正的自然灾害,一次不亚于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灾难!


身在北京,牵挂妻子,惦记在绵阳的我的学生,也担心我的同事和朋友们。大半年没有谋面了,面对突发的灾难,他们会不会遭遇不测?不祥的念头,挥之不去。我开始不停地联系妻子和同事,没用。就连家里的电话,明知没人尝试拨打,也是占线……


和家人失去联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以前从未感受过。此时此刻,我开始明白,就是“心慌”二字。


晚上和同学小酌。席间,他们接到了晚上可能还有余震的短信,没人敢告诉我。其实,我也收到了类似的短信,也不敢说。直到18:16左右,接到王欢妮的电话,告诉我她和张璐璐已经在绵阳火车站广场躲避,我才略微松了口气。


下午的绵阳,是灾区之一。妻子告诉我,一个小学的教学楼,几分钟便塌了,傍晚有不少家长跪在学校门口恸哭……感人的场面也有不少,绵阳火车站广场上,有两位产妇临盆,女士们自觉围起来两道人墙,帮助产妇分娩……


晚上,妻子和同事返回学校。途中她们发现,不少平房没有了房顶。


许多学生聚集在操场上,她俩就像和组织失去了联络的士兵,只能在操场上找了两个凳子坐下来。天黑,天冷,没有饭吃,这就是震后她们经历的第一个夜晚。


回到宿舍,我决定打电话告诉岳母。之前,我希望妻子不要跟家里讲,担心老人为女儿担心。然而,岳母告诉我,给我打了几个电话,没有打通,他们焦急万分,嗓子有些沙哑,我赶忙将最新得到的情况反馈给她和岳父。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世间少有的一个绝对真理啊。


傍晚,问候的短信来了。传媒大学的同学毛力群女士在返回京城的火车上得知地震,于 19:15 发来短信:“你那边怎么样啊,听说通州也地震,学校有影响吗?”解放军报社的同学洪文军于19:27发来第一个慰问短信:“震感强否?祝您、家人、亲友一切平安!洪文军。”


面对突如其来的震灾,手机短信很快应对,抚慰人心。其中,有两条很感人的短信,摘录如下:


(1)地震突袭,随有惊无险,却顿感生命的渺小和宝贵,名和利的卑微。网络不通,电话无法打通,借短信问候一声,衷心愿您平安快乐!


(2)对联出炉:


上联:神州共震迎奥运


下联:华夏抖擞反藏独


横批:震撼2008


23:58,接到妻子的电话,她们很冷,没有电,没有任何被褥,冻在深夜,感到非常的烦躁。我和她俩一一通话,希望她们能挺住,黑夜过去,就是黎明的到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直播,成了我的必须功课。我的时间,除了写了一篇短文(本想多写一点的,却因情绪波动大,电视直播的收视欲望,给阉割了,最终很不理想),现附录如下:
                             祝福中国,永久平安

 

“自古英雄多磨难,一帆风顺少伟男。”小时候,教室里的这句励志的名言,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溶入我的血液里。个体的英雄如斯,每个国家的成长又何尝不是这样!回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程,辉煌成就的背后,又有多少令人担忧的瞬间悲剧的一次次发生。无论再大的灾难,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前辈,都能够奇迹般地咬牙挺住了,经受得住灾难的考验;当代的中国,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我们同样没有被压倒。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世界上惟一能存续到今天的文明,如果说有“天助”的因素,那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韧性成就了中国。


5月12日下午14:28左右,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震感不但波及多个省份,连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明显震感。截止到夜晚23:38,,四川震灾造成了死亡人数已经达到8533人。和许多人一样,14:10左右,我还和妻子通了电话。待我得到地震的消息后,再也无法联系上。18:13,接到妻子来自绵阳的电话,知道绵阳市区一座小学的楼房倒塌,有小学生死亡。火车全部停运……


19:52,第二次接到电话,说西南科技大学的教学楼裂缝明显。附近的平房基本没有了房顶。之后,再也没有消息。回到宿舍,只有一个学生在QQ上留言给我:刘老师在北京没事吧,令我潸然泪下。


中国,要挺住,风雨中这点痛我们能承受,未来的中国一定平安,此次震灾虽留下永久的记忆,但平安中国将是无疑的。


祝福中国,永久平安。


因为特大地震,5•12的夜晚,中国为之无眠……


为中国祈福,为灾区祈福,为受伤和尚被困住的同胞们祈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