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脏”T恤畅销源于文化自卑

(2007-10-12 11:06:07)
标签:

时事评论


自卑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自卑分作两种:个体自卑和民族自卑。后者属于一种“集体性无意识”。这种民族式自卑,集中表现在经济和文化两个领域。通常而言,文化领域中的民族自卑,表现得尤为隐蔽。下面这则新闻,颇具代表性。

朱女士日前为到欧洲旅游特意买了一件新T恤,却不知T恤上英文字句带有性含义。到欧洲后朱女士穿着该T恤旅游时遭遇当地人异样的眼神,甚至被一年轻男子吹口哨挑逗,十分尴尬。11日,耐克上海总公司表示,愿全额退货处理。(《京华时报》10月12日)

报道中,朱女士被描述成一个“受害者”。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过,记者没有告诉读者,朱女士出国前夕去买T恤,为什么选择购买带有“I LIKE BEING ON TOP”(我喜欢在上体位)英文字样的T恤。明明自己不懂英文T恤的意思,还要毫不犹豫买下来,是为适应欧洲的服饰文化,还是纯然的以洋文为美,不得而知。如果不是外国人以异样的目光打量她,如果不是黑人青年的挑逗,朱女士会醒悟吗?更可悲的是,时至今日,这款带有性含义的T恤,在首都的商场里还很畅销。若不是媒体曝光,再“脏”的洋文体恤,在我们这里照样走俏。

脏T恤事件暴露出我们某些国民的民族自卑心态还很严重。崇拜洋节,未必是了解洋节、喜欢洋节,而是赶时髦,哪怕冷落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也在所不惜;穿衣打扮,模仿不了,选择一款印有外文的衣服,同样能满足一些人的自卑心理。于是,印有外文的文化衫(含T恤),便成了一种国粹。虽然这种“新国粹”的热度和十几年前相比,已经降温不少,但它的“烧”还没退完。“I LIKE BEING ON TOP”字样的T恤依然热卖,便是一个例证。并且,我们的这种民族自卑,正在向下一代蔓延。据广州一位网友介绍:“前几天,还看见一中学小女生的T恤上印着‘Suck my dick’,那个汗啊……”。

文字没有原罪,“脏”T恤的原罪在于那些刻意羞辱不懂一种文字的商家,“次罪”在于不懂外文还盲目崇拜的消费者。耐克上海总公司生产此类侮辱中国女性的T恤,我们的工商管理部门可以追究其责任;但是,对于类似于朱女士这样的受害者,更多的是需要反省,需要自责,而不仅仅是投诉便完事。“不怪自己文盲、肤浅,反而有脸怪别人不好。”这样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我的观点是,“别人”(脏T恤的生产商要怪,要罚),“自己”也要检讨,否则,虽然“吃了一堑,”却未必能随之“长一智”。长的这一“智”,当是摆脱我们身上的文化自卑情节,树立一点起码的文化自信心,包括民族文化自信心。

民族性的文化自卑,是一个民族缺乏文化创造力的表现。这种“恶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改掉这种不良心理习惯,也不是一次“脏”T恤事件便能实现的。重要的是,通过这么一个事件,告诉我们的国人:盲目崇拜洋文,盲目信任国外的非技术性产品,必须承受可能带来的尴尬和羞辱。前提是,提高我们的文化生产力,不再崇洋媚外。

“脏”体恤事件,但愿没有“续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