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

(2007-11-04 23:06:42)
标签:

旅行/见闻

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突击营地风雪夜(雪域天路之十三)     雪花满天飞舞,好在没有起风,不觉得很冷。

     攀上平坦的雪台。

     先期抵达的一支外国队的三个队员在休息。

     阿旺放下沉重的背囊,取出保温壶,倒出一小杯热水,递过来:“王总,来!”

     摆摆手,没有停步,沿着雪道前行。

    一般来说,高海拔攀登途中,两个小时左右要休息一次,10分钟左右,补充些食品饮料,松弛下肌肉或吸支烟后再行进。老王的登山节奏是:,连续行走8~9个小时,,中途不停下来休息,换句话说,行走中通过节奏和呼吸的调整来达到休息的目的,但中途不补充水分、食品 。如此攀登的好处在于:节奏感好,如果休息,起身再次行走要有15分钟的适应期才能走出节奏;再、节约用水,不仅减少了负重水的重量,也减少了小便次数。在高海拔地区,多余动作要减少到最低点。

    到达海拔7550米的突击营地。

    营地的学很厚,帐篷1/3位置被雪盖住。

    获悉:新加坡女队登顶成功,正在下撤突击营地的途中;上面的雪很大。

    除了王静,其余队员全抵突击营地。

     天完全黑了下来。

     对讲机通知:王静还需一个小时。

    王静是队里的唯一女性,很顽强,但攀登的速很慢。从前进营地出发采取了“慢鸟先飞”策略,提前一个小时出发,尽管1号、2号营地都是最后一个到达度,但到营地相差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今天,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还需要一个小时才能抵达,说明体力已经透支了。明天呢?

    登山队一共五名队员,彼此都是在进藏之后才认识的。进山之后的适应训练,对其它队员的判断:论经验和攀登高度,老王在先,其次是华仔、百昆、许教授、王静;;体力充沛:华仔、许教授、百昆、王静、老王;按行走的速度来看,快慢的次序:许教授、老王、华仔、百昆、王静。综合起来,明天登顶顺序应该是:华仔、许教授或老王、百昆,而王静即使能坚持走下去,也很难在关时间窗口之前抵达顶峰。按计划,明天凌晨01点起床,02点出发,争取登顶看日出,关天窗时间为12点,也就说,12点钟还不能登顶的话,必须下撤。

    临睡前,阿旺送来氧气瓶和氧气面罩。

    今晚睡觉就可以吸氧了。

    老王放弃了吸氧,不到九点就钻睡袋休息了。

    帐篷外风雪呼啸。

    如果风雪不停的话,还能按计划冲顶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