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理性消费、建立住房保障体系(解读“国六条”之三)
(2006-06-08 13:36:31)
“国八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两点。第一个是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主要长三角地区。引导理性消费,抑制炒房的信号非常明确,有可量化的措施,规定高档商品房两年内转让要交营业税。从去年6月以来,上海的商品住宅价格逐月下降,到年底已累计下降3%。政策在抑制房价上是立竿见影的,市场也渐趋理性。第二个就是要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对此,“国八条”明确提出了目标,改变土地供应结构不合理现象;鼓励多建适宜普通老百姓居住的房子;
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实际情况如何呢?
005年全国完成商品房投资总额为10768亿元,同比增长21.9%;完成经济适用房投资总额为565亿元,同比下降6.8%,连续13个月负增长。也就是说,“国八条”关于提供中低收入的要求市场没有给予正面反应。原因有:
(1)房地产行业的特征:一个新的产品从设计、建设到交付使用有一个至少18个月的滞后期;
(2)地方政府没有拿出多少可以兴建适合中低收入住宅的土地,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统计数字来看,全国各大中城市推出的低价土地仍然有限;以此同时,商品住宅用地的价格仍节节上升。建立住宅保障体系的意图没有体现出来。
“国六条”是在“国八条”基础上,根据这一年来调控的实际效果进行的深化。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