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 |
权威人士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本报北京专电 (记者 刘英潮)记者从昨日在京召开的“2007年中国地产金融年会”获悉,今年以来大量的资金在股市和楼市之间流动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全国房地产金融界的权威人士深入分析了股市和楼市之间的资金流动性放大的问题,提醒投资者投资房产以及购买上市房企股票要更加理性。
据悉,在机构投资者和普通股民的追捧下,今年我国多家房地产公司在A股市场上融资的资金量创记录达到了上千亿人民币的规模。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指出,受投资渠道相对狭窄的限制,中国楼市和股市是人们最认可的投资渠道。但是目前股市已经成为了上市房产公司的“放大器”。上市公司“抓地”上市,然后在股市中融资,股市的资金再回过来投入楼市,土地转了一圈,通过开发商上市,进入股市。地产价格飞速的上涨和股市有巨大的关系,在供给的环节上土地的上涨还引起了房价的上涨。特别是这种循环使土地已经进入了资本市场,其控制管理的难度已经加大。此外一些外资机构用成熟的手段、多元化的工具进行资金的推动,把中国的楼市和股市推入了全球化的金融系统中,风险也比以往增加。为防止一些国际上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波及中国,管理部门需要加速完善相关体制,抵御风险和国际资本抗争。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表示:当前的一些上市房地产企业进行土地囤积的现象是不正常的,毕竟这些企业一旦难以维持高速增长,其巨额资金膨胀反过来会制约其发展。
除了对上市房企提出风险提示外,参与北京奥运地产板块全程策划的思源顾问公司的李国平董事长认为,从理论上讲如果房产出租回报率低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就不是大家所感兴趣的投资,但是这点在中国很快被推翻,有的城市住房出租回报率仅是2.5%,但人们还在投资买房。如果普通人都只看预期而不看回报率的时候,其风险很大。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在多年经济积累下,我国楼市和股市空前繁荣,在管理部门积极采取规范市场的举措同时,广大投资者的成长成熟对和谐社会的互动有深远意义。
后一篇:工行推出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