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耗磨日(319)

(2008-02-18 00:26:17)
标签:

耗磨

文化

分类: 诗史杂说
 

耗磨日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十六是什么节?

元宵节次日,即正月十六日,除了作为“灯节”的延续之外,唐人还把这一天称为“耗磨日”、“耗磨辰”或“耗日”,忌磨茶、磨麦和一切事务,官私不开仓库,皆停业饮酒。

张说有《耗磨日饮二首》:“耗磨传兹日,纵横道未宜。但令不忌醉,翻是乐无为。”“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另外还有一首:“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这首同前面的第二首一说为赵冬曦诗,题为《和张燕公耗磨日饮》)

抛开世俗的一切杂务,尽情享受生活,真难得这一份悠闲心境!

据清人褚人获的《坚瓠续集》卷二记载,金、元时的国俗把正月十六称为“放偷”,契丹语称为“鶻里叵”,就是偷东西的时候。据说在这一天,不管谁在哪里遇到小偷,一律笑而譴之。更有甚者,说如果家中的妻女车马宝货为人所窃,即使抓到偷盗之人,也不加罪。这想来游戏成分居多,未必真偷。

其实,北朝的拓跋鲜卑族就有“相偷之戏”,不过是在正月十五日的夜里。后来,女真族在十六日夜里“放偷”,契丹族在十三、十四、十五三天“放偷”,互相随便偷窃,以示狂欢。

不由得想起西方的“愚人节”,人们在那天彼此“欺骗”,也是为了娱乐,但是有的人把玩笑开大了,不仅没有带来轻松和喜悦,反而惹了麻烦。

看来即使“放偷”,即使醉饮,还是不能无所顾忌的。

元宵节一过,也算是过了年。耗磨日是年节最后的狂欢。虽然诗中说这天可以无所事事,尽情饮酒,一醉方休,但是政府并没有明确给假。(唐代规定,上元节给假一天)

春节,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是我们应该共享的民族传统文化。

年节是民族情感的凝聚点,许多风俗流传至今,而且它的文化特色亦体现于诗文,让我们从文字中体会节庆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氛围,感受作为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情趣。在年节期间,人们祭祀祈福,缅怀祖先,聚会宴饮,华服美食,游艺娱乐,相互馈赠,既有关门团年的静闭状态,又有到户外放灯的喧嚣气氛,既关照人与自然的联系,也整合社会人伦关系,既有狂欢精神,又有生命意识。

过了年,节日的气息渐渐淡化,人们回到日常生活的秩序当中,再以其它时节创造社会生活的分隔,以各种不同的节俗方式点亮生活。

 

2008-2-17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