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主要有哪些宫廷舞蹈?

(2007-08-02 00:05:03)
标签:

人文/历史

唐代

宫廷

舞蹈

分类: 诗史杂说
 

唐代主要有哪些宫廷舞蹈?

 

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十七: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这是描写“字舞”的,是《圣寿乐》舞时的情景。历来凡论字舞,常引王建这首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10提及字舞,引王建诗以证“此事由来久矣”。

《圣寿乐》是由立部伎伴奏的乐舞,是一组大型舞蹈,参加的人数众多,表演到一定时候队列排成字形,类似今天带有组字表演的团体操。

《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圣寿乐》,高宗、武后所作也。舞者百四十人,金铜冠,五色画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变而毕,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字。”组这么复杂的字(那时候还是繁体字),太不容易了!

另外关于字舞的记载还有:

段安节《乐府杂录·舞工》:“字舞,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

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卷14《乐通三·舞曲》云:“自武后《圣寿乐》舞‘圣超千古’十六字,德宗《奉圣乐》舞‘南诏奉圣乐’五字,历朝制字舞,未可详记。”

另外,祝颂武则天长寿的《鸟歌万岁乐》用的是“鸟舞”的形式;颂玄宗的《龙池乐》用的是“花舞”的形式。

除了字舞、花舞等形式,受到雅乐“文舞”和“武舞”分类的影响,唐代宫廷舞蹈有健舞和软舞之分,但舞蹈的节目并不固定。“健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软舞”动作抒情优美,节奏比较舒缓。

以下介绍几种唐诗中经常提到的舞蹈,诗句对舞姿的描述非常生动形象。

1、《胡旋》。属于“健舞”,快速轻捷,变化多姿。

岑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城)》:“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白居易《胡旋女-戒近习也(天宝末,康居国献之)》:“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2、《胡腾》。属于“健舞”,以腾跳动作技巧见长,舞步急促变化。

李端《胡腾儿》:“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王中丞武俊也)》:“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

3、《柘枝》。“软舞”、“健舞”均有这个节目,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形式。这个舞蹈婉转绰约与矫健奔放相结合,服饰华美,表情动人,有鼓声和乐声相伴。

章孝标《柘枝》:“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

张祜《李家柘枝》:“红铅拂脸细腰人,金绣罗衫软著身。”

4、《剑器》。属于“健舞”,舞人执剑而舞,唐代著名剑舞艺人有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司空图《剑器》:“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

5、绿腰。属于“软舞”,以舞袖和腰身动作见长。

白居易《乐世》诗自序云:“(乐世)一曰‘绿腰’,即‘录要’也。贞元中乐工进曲,德宗令录出要者,因以为名。后语讹为‘绿腰’,‘软舞’曲也。康昆仑尝于琵琶弹一曲,即新翻羽调‘绿腰’,又有急乐。”

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6、《春莺啭》。属于“软舞”,伴舞的乐声如鸟鸣般优美动听。崔令钦的《教坊记》对春莺啭队舞的演出情况有所描述,“《春莺啭》,高宗晓音律,晨坐闻莺声,命乐人白明达写之,遂有此曲。”表演时舞蹈的队形逐渐向左右分开,如同鸟儿张开两个翅膀,舞伎们端庄美丽,神采奕奕,如桃李盛开,满面春风,一色的罗衣,好比天空的霞霓。

张祜《杂曲歌辞·春莺啭》:“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杨贵妃手把梅花,扭动着柔软的腰肢,踏着轻盈的舞步,款款而来。

7、《赤白桃李花》。据说是唐明皇创制的乐舞,内容新颖,形式华美,也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风俗习惯。

李益《听唱赤白桃李花》:“赤白桃李花,先皇在时曲。”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

另外,著名的宫廷乐舞还有唐代新创作的《霓裳羽衣舞》、《何满子》、《凌波曲》、《叹百年》、《菩萨蛮队舞》、《骠国乐》、《浑脱舞》等。诗中所描述的舞蹈动作真切传神,翩翩如在眼前。

 

2007-5-13(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