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云一样柔软

(2013-01-05 10:22:40)
标签:

乌兰诺娃

文化

分类: 看女人

像云一样柔软

              沈东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蜜月期,两国的文化交流是很频密的,梅兰芳、中国杂技团去莫斯科,苏联的各种文艺团体则来北京,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马戏团和芭蕾舞剧团,芭蕾舞演员中又以乌兰诺娃(Galina Ulanova19101998)名气最大,艾青的一首《给乌兰诺娃》,更把这位芭蕾女郎推到女神的地位,“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日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我没见过当时的表演盛况,但常听父亲把这几句诗挂嘴上,直到很久以后才通过影像资料,看到她主演的《吉赛尔》和《泪泉》,一睹这位娇娃的芳采。


乌兰诺娃出身芭蕾世家,小时候第一次看演出,是爸爸带她去看舞剧《睡美人》,当那位舞姿翩翩的仙女出现在舞台上时,小乌娃尖叫起来:是妈妈!是的,仙女的扮演者正是她的母亲玛丽娅,圣彼得堡皇家剧院的芭蕾舞女演员。不过小乌娃小时候并不喜欢跳芭蕾。芭蕾舞好看是好看,演员付出的代价也蛮大的,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脚趾上,顶着足尖跳来跳去,虽说有专门的舞鞋,但适应的过程很漫长,一天要练习成千上万次,脚趾的痛苦可想而知,曾因此遭到现代舞之母邓肯的抵制。邓肯主张踢掉舞鞋赤脚跳舞。


乌娃虽然也不喜欢芭蕾,但她没有选择,在父母的安排下,九岁那年很不情愿地进了一所芭蕾舞寄宿学校,终日黯然神伤,屡次要求回家。母亲见状也很无奈,就说这样吧,我们再试试看,如果到年底你还是想回家,我们就不学了。年底到了,乌娃真的不想回家了,倒不是对跳舞产生了兴趣,而是在学校结交了几个好姐妹,她在家是独女,本来就没玩伴,父母整天在外谋生,没时间陪她,想想回家也无趣,于是决定留下来。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也改变了俄罗斯芭蕾舞的历史。


在小伙伴的鼓励下,乌娃开始展现舞蹈天赋,很快就成为该校顶尖学生,毕业那年作为四只小天鹅的领舞,引起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的注意。如果说在此之前,乌娃觉得跳舞不过是跳舞,那么在接受了斯大师的调教后,她开始明白舞蹈是有灵魂的,每一个舞步都是一种表达,都可以演绎命运的细节。她表演的《天鹅之死》,眼神和肢体表现出的悲哀与决绝,后代摹仿者无数,无有出其右者,我见过中国演员在表演这个片段时,脸上挂着甜美的微笑。她的舞姿远不是云和风可以形容的,里面有凄厉。如同丑小鸭变白天鹅,小乌娃迈着从容的舞步,一步一步走向乌兰诺娃。


二战结束后乌兰诺娃开始全球巡回演出,先后出访维也纳、罗马、伦敦、纽约,当然还有北京,主演《天鹅湖》、《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这在斯大林时期是很罕见的。乌兰诺娃来过中国三次,分别为1952年、1959年和1989年,对中国芭蕾舞影响巨大,中央芭蕾舞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表演,完全沿袭了俄罗斯古典芭蕾的风格,哪怕改编过的红色芭蕾,也依然有俄罗斯芭蕾的影子。据说乌兰诺娃一直想看《白毛女》,她大概也很想知道,白毛女的足尖与白天鹅有何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见,罗思
后一篇:有弹孔的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