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尘封的爱情

(2011-08-16 12:45:12)
标签:

茨维塔耶娃

文化

分类: 看女人

                                    尘封的爱情

尘封的爱情

           沈东子

 

    

进入21世纪后,一些尘封已久的旧事相继为人知悉,其中一件是苏俄女诗人茨维塔耶娃(Marina Tsvetaeva18921941)隐秘的爱情。茨娃的丈夫是个军人,隶属弗伦格尔的白军,兵败后逃到捷克首都布拉格,进布拉格大学学法律。茨娃苦等了好几年,本以为丈夫早死了,不想传来消息说还活着,喜出望外立即申请与夫君团圆,更可喜的是,申请居然获得苏维埃政府许可,于是带着女儿艾丽娅前往布拉格,那时她刚满30岁。

 

一家人虽然团聚了,但过着赤贫的日子,茨娃在俄侨中有诗名,经常被邀请去参加诗歌朗诵,可以得到一点报酬,可她穷到没裙子换,常常要去邻居家借裙子。好在她出身贵族世家,对物质生活看得比较淡,更喜欢谈论精神世界的事。这时她认识了丈夫的大学同学洛泽维奇,此人是位风流的旧俄军官,擅长于情场艳事,以善于俘获女性芳心闻名于布拉格的俄侨圈子,茨维塔耶娃一见他就被彻底迷住了。

 

先前她也不是没见识过男人,跟大诗人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曼杰尔斯塔姆等都有过来往,可是跟这个比她小三岁,毫无文学品味的旧俄军官相比,他们全都黯然失色,实在不算什么,真的不算什么,爱情就是这么奇妙,或者说这么莫名其妙。她像安娜爱渥伦斯基那样,热烈地爱着洛泽维奇,为他痴迷,为他写诗,甚至要为他生孩子。在布拉格三年,茨娃写出了《山之歌》,《终结之歌》和《捕鼠者》等,都是巅峰之作,其中《终结之歌》据信专为洛泽维奇而作,通篇充满象征主义符号,“大多数恋人/是无望的/爱只是一座/桥。”这期间惟一的儿子出生了,许多人猜测儿子的父亲是洛泽维奇。

 

接下来的岁月,茨娃随丈夫先到巴黎,后来返回莫斯科——丈夫实在受不了寄人篱下的侨民生活,率全家回苏联,那是1939年。可是回国后马上大难临头,女儿艾丽娅谈了个男朋友,后来被证明是个线人,奉契卡之命来监视她家,艾丽娅不久就被抓去劳改,紧接着丈夫以间谍罪被处决。没过多久纳粹铁蹄踏过边境线,莫斯科全城疏散,茨娃带着儿子被遣送到一座东部小城。她与另一个诗人联名向作协申请做工,分别洗盘子做更夫,结果做更夫的获得批准,她被拒绝了。六天后她选择了自杀。

 

茨娃像安娜一样自杀了,好在洛泽维奇不是渥伦斯基,他还是很珍惜茨娃的爱情的,一直保留着她那些诗一般美妙的情书——应该说那些情书比诗歌更美妙,是茨娃最热烈的内心流露。洛氏去世前把它们送回前苏联,交到女儿艾丽娅手里。艾丽娅终生未婚,看过情书不禁脸红心跳,不敢相信出自妈妈笔下。可这些滚烫的字句确实是妈妈写的,女儿大概会想,要是写给爸爸就好了,可它们不是写给爸爸的,写给的是另一个男人。

 

艾丽娅决定把这些情书尘封起来,规定到21世纪才准面世,那是20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时光过得真叫快呀,21世纪转眼已经到了,所以今天我们见到了那些情书。它们的面世丝毫无损茨娃的形象,相反让我们见到了女诗人真实的另一面,更加理解为什么在布拉格的时光那么窘困,她写出的诗歌却如此动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