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通讯巨头们还在扯皮如何令3G生根发芽之时,在美国500多家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却已经开始酝酿一场跨越3G的实验,正如这次实验的策划人柯雷蒙所说“我们在尝试向4G靠拢”。
媒体盘点的宠儿:WLAN的农民起义
每年年终欧美各个媒体的盘点文章一贯惜墨如金,能够爬到TOP TEN盘点的三甲位置实在是出类拔萃者的专利,可今年《商业周刊》、《Business2.0》、《Pen Computing》、《Tablet PC》、《连线》都慷慨的把无线区域网络供奉了起来,甚至超前的将无线区域网络直接简单化到Wi-Fi技术的身上。
无线区域网络一般被专业人士称为WLAN,指的是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的300公尺内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实现WLAN的技术方法有甚多,手机厂商热衷的蓝牙、美国军方开发的UWB、还有目前如日中天的Wi-Fi。之所以WLAN如此受到追捧就是在于其能够实现区域化的3G功能,3G的目标是令使用者可以随时高速移动连接互联网,而WLAN则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小3G”,由于WLAN使用的是类似微波炉的2.4GHz-5GHz频率,不需要像3G那样花费高昂的费用购买频率,且个人终端设备价格在千元上下。更加致命的是3G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一个庞大的系统网络,而WLAN则可以用很小的投资实现。一旦WLAN发展到间隔300公尺一个发射点的规模,就完全有能力通过连接顶替3G,成就4G网络。所以星巴克的柯雷蒙才敢信誓旦旦的说“3G是电信帝王们的金字塔工程,投入大量资金仅仅是为了满足商业利益上的需要,而WLAN带来的4G是老百姓的集体工程,是农民起义。”
WLAN对于3G的颠覆性已经被微软、IBM等IT巨头列入了2003年重点发展备忘录中,因为这场WLAN对3G的挑战,实际上是以微软为首的IT厂商再一次对电信厂商的挑战,类似的战争也同时在微软的Smartphone与诺基亚的Symbina间展。
Wi-Fi的异军突起与难言之隐
WLAN模式目前相对发展最快的应用技术就是Wi-Fi,Wi-Fi目前包含802.11从a到i的一系列不同标准,这套早年仅仅是爱好者的技术已经发展成为2002年产值48亿美元的产业。因为蓝牙仅仅能够覆盖10米范围,有线以太网络也不过100米,而目前最普及的802.11b能够实现100米内11mbps的高速上网,这个速度相当于ADSL的1.2倍。戴尔和IBM不约而同的在他们的新款笔记本上内置了802.11b,在2002年第三季度全球就销售了480万套802.11b设备,全球的主要制造商Linksyssgroups更是销售量猛增至100万套,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水平。Wi-Fi技术的出现不仅仅有可能抢3G的市场,更对传统上网服务提供商构成了威胁,拨号自不用说,那些利用有线电视和ADSL提供上网的运营商需要思量一下了。Wi-Fi对他们的冲击,如同Napster对媒体版权巨头,小灵通对中国移动,实有哽咽在喉的感觉。
虽然国内还没有大张旗鼓的开展Wi-Fi建设,但是并不妨碍Wi-Fi以大厦内网络解决方案的身份出现在国内市场上。目前以台湾奇美电子等中小企业开发的Wi-Fi方案陆续出现在中关村市场,甚至东方电子也曾经尝试提供厂房来同海外合资生产Wi-Fi设备。曾经国内第一批涉足Wi-Fi领域的马先生告诉记者,“802.11b的成本很低,一块终端卡成本也不过十几个美元,而一个发射节点的制造成本也不超过3500美元,所以很多台湾岛内中小企业纷纷上马生产802.11b设备,期望抢占欧洲和北美市场。而已近进入大陆市场的802.11b设备商要超过200家,很多都在不声不响的作项目,其中利润颇丰。”这些厂商目前都是将目光集中在设备生产和大厦网络建设上了,而诺基亚更是先人一步开始研发将802.11b与蜂窝通讯结合在一起,这明显是一个4G的信号。蜂窝通讯的引入也就意味着WLAN将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只要实现区域性的WLAN,就可以形成名副其实的4G网络,这对于已经在3G上投入大量资金的电信大亨们肯定不是好消息。
当然,802.11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由于Wi-Fi采用是的没有许可的无线频率,虽然不需要向政府交纳高额频率费,但是无绳电话、私人无线电甚至微波炉都会对其形成干扰。沃达丰空中通讯与Verizon合资公司的副总裁吉姆.斯特雷特说“如果有人在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制造干扰,法律会赶走这些人。但是,如果有人进入没有许可的频谱进行干扰,就能为所欲为。”安全问题成为困扰Wi-Fi排山倒海发展的拦路石,使用WLAN时只要是在电波能够传播的范围内,无论是谁都可以监听到传输的数据包,并且无法发现别人在窃听你的数据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很多公司害怕商业泄密不敢投入到Wi-Fi中来,好在业界在开发TKIP认证协议来绕过这个问题,但是发展时间的延误令Wi-Fi实现4G梦想耽误不少。更耸人听闻的是美国国防部在12月居然下达了一项封杀Wi-Fi的建议,原因是Wi-Fi的频率有可能对美军的雷达系统构成威胁,要求加以限制。可见Wi-Fi迈向4G的路并不平坦。
Wi-Fi在中国的无政府主义生存
随着Wi-Fi在中国市场上零星的出现,会不会出现中国的4G成为了业界闲聊的话题,虽然国际电联并没有承认Wi-Fi与4G的关系,国内电信标准设立机构更没有筹划4G标准,但是Wi-Fi却已经悄悄的来了。中国电信推出的“天翼通”业务就是固网运营商应用Wi-Fi技术的先例,用户只要电脑或PDA上安装WLAN无线网卡,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中国电信的宽带互联网。从某种意义上说天翼通完全是宽带版的GPRS,除了不具有GPRS的语音功能,天翼通完全能够实现300公尺内的无线数据传输。而中国电信是固网运营商,不具备经营移动业务的牌照,Wi-Fi使得中国电信再一次依靠技术手段与中国移动争夺起移动数据市场。而中国电信目前暗中发展“小灵通”的做法令所有人相信,中国电信是不会放过Wi-Fi的。如果说Wi-Fi要在中国发展成为跨越3G的4G标准的话,只有看中国电信下多大决心了,技术和设备都是现成的,只要成本控制合理,Wi-Fi形成的局域性4G网络速度和费用甚至比目前中国电信的ADSL还经济。
此外,由于Wi-Fi使用的是2.4GHz-5GHz的民用频率,不占用国家频率资源,所以私人使用应该是不违法的。但是我国《电信法》对于民用网络频率资源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一些地方电信和IT企业对Wi-Fi又爱又怕,不想错过Wi-Fi带来的一次难得的开放机会,但是又害怕自己遭到佛山两兄弟IP电话案那样的尴尬。使得民间发展Wi-Fi只能局限在大厦、住宅内部,由于数量小和距离远,根本达不到构建一个大型WLAN的规模,使得Wi-Fi向4G的发展受到不小的挫折。
WLAN成就4G 共享精神的胜利
对于4G,尽管国家电联标准委员会已经起草了一些指标,谁也不敢肯定4G究竟代表着什么。按照电信领域的摩尔定律,每推出新一代通信网络至少应该比上一代提升50倍的数据吞吐量。最早的4G研究早在90年代初已在欧洲进行,研究的结果是起草了一个粗略的标准叫做移动宽带系统MBS,该网络将是一个采用高频段,小蜂窝结构,速率可以达到100Mbps的网络。但在当时没有人能够进一步解释一部蜂窝电话如何能做到这100Mbps。而Wi-Fi技术确实已经具有了4G的一些模样,即便目前最慢的Wi-Fi也比3G速度快8倍,且符合高频段小蜂窝的特性。
Wi-Fi的4G梦想实现必须倡导公用的原则,只有节点的覆盖联合才能够形成网络内的移动和漫游,共享机制再一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尽管对于共享我们已经在软件源代码、在音乐版权等方面无数次的失败,但是面对4G。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和公司意识到了自己该做什么。12月5日,AT&T、英特尔和IBM就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Cometa Networks的公司,其目的就是要把成千上万的Wi-Fi接入点汇集成一家全球性的网络。星巴克的柯雷蒙面对共享机制由衷的对记者说“很多时候共享与商业利益的斗争完全是飞蛾扑火,但是WLAN只要建立一个共享的支付机制,通过运营商之间的多边协议,WLAN就能成为4G,我坚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