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贴在城市的楼道里总有些阴阳怪气的,说不上哪不对,就一副水土不服的样子。这种东西天生就是村宠,只有让黄泥土坯墙和红砖灰瓦低矮地衬在屋檐下,才像是一活物。那种红是炸开来的,一眼瞄过去,整村都像拴在一长串的鞭炮上。天暗时红还显瘦,一旦丽日阳光,对联就成了团红,喧闹得很。这些年我去过一些只剩下留守老人的村子,要没有这些春联守着人气稀薄的家,村子早死了。还好,春联和门神在此时充当了壮劳力的角色,给那些虚掩破败的老屋,增添了底气儿。
年俗一改再改,得庆幸贴春联的俗还一直未有被取代,你想从小时的印象中扒一个年出来,大约最先看到的就是它了。
一九七八年春节,在桂林的乡下,我也用自己的那点儿三脚猫书法给村民写过春联。现在想来,那字不能叫书法,就是死蛇挂树的大字报体,跟新年气象一点也不贴合,透着既直白又粗野的愣劲儿。好在村民也不计较这个,只要字比他们写得好就行,至于联上的内容,完全由着我的性子来。那会脑子里的储备不多,写了几副就没词了。这也难不倒我,心一亮,给队长家来了个“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队长他妈,那个土改时就入党的老党员,喜不滋滋地把它拿回去贴上了。
我那几年没为村民干过什么好事,这大约是我做过的不多几件可以拿出来得瑟的事了。
昨天路过报社大厅,看到有赠春联的活动,本想去讨一副,一看全是些发财增寿的俗词,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还是罢了。春联这劳什子,在乡下怎么俗都行,越俗越对那味儿。到了城里,还是挑剔些好。比如我同事就讨了一副“聚宝地财源广进,汇八方福气常临”,横联是“四季吉祥”。这联子吧,经不得细琢磨。我们都是些公家人,每月除了发个工资就不该有别的财源,你这整天财源广进的,这不是窜掇人犯错误吗?
还好,我这人工作几十年一直没在这上摔过跟头,一是没当过啥官,二是财源单一从未广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