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珠海阿龙
珠海阿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438
  • 关注人气:13,3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羊腿骨

(2016-11-24 07:17:58)
分类: 瞎说
       天凉,去超市买了两袋新西兰羊腿骨回来煲汤。也不知是不是新西兰的羊,煲出来还是有股浓烈的膻味。我这人只认有膻味的羊肉,没有膻味的羊,远不如猪肉好吃。我一直相信羊脂里那股温润的热(并非中医养生中说的那个热),一定是要通过膻才能传递到身体内部的,这算是羊肉最大的功德。我在西北几省吃羊肉时,发现都爱夸说自己的羊最无膻味,仿佛要与羊撇清关系。有的确实不怎么膻,那肉冷冷如冰库里养出来的,一点羊感也没有。所以我劝各位烹羊肉时,一定不要用上各种去膻的邪招,放这料那料的,原汁原味最好。新西兰的羊肉膻不膻,没有实地考察过,我也怀疑超市里卖的这种压根不是新西兰的羊腿骨,不过吃到这么膻得让人舒坦的羊腿骨,如果“新西兰”就代表正宗和优质的话,我还是姑且信它是真的吧。
 
      这两天在读讲谈社的《中国的历史.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大概也是突然想吃羊肉的原因。据说当年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士兵们就是一路吃着涮羊肉杀过去的。我对成吉思汗这个人谈不上有特别的好恶,毕竟时代太久远了,那些传说基本上都浓缩成了一个名字而已。但是我想作为一个吃货,能在蒙古大军里服役几年倒也不错,天天涮羊肉,吃完了再去打几仗消化消化,连三高都免了。
      日本北海道有个名小吃成吉思汗烤羊肉,听说味道颇佳。至于为什么会叫成吉思汗烤羊肉,有人认为是日本人特别不喜欢他的原因。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些牵强,毕竟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都以失败告终,日本人应该觉得自己挺牛逼的:“瞧,整个欧亚大陆都被蒙古人扫荡了,就是拿俺没得卵法。”既如此以烤肉泄愤之说就难成立。如果一定要泄愤,也应该叫忽必烈烤羊肉才说得通,如何就吃到成吉思汗那里去了。说不定以成吉思汗来命名的深一层意思,是想借一点当年蒙古帝国的光环做个广告吧。
      在吃这种事上各种传说都不可信,我也怀疑中国人好吃油条真的和秦桧有关,虽然传的有鼻子有眼,包括现在广东人把油条说成“油炸鬼”,仍然认为是“油炸桧”的谐音,但我想以中国人在吃上的聪明,即使没有秦桧也迟早有人发明油条。或者油条早就有了,只是秦桧不赶巧,反正不炸他也会油炸赵高、董卓、魏忠贤、和珅……总之老百姓乐子不多,当当口炮党是娱乐的保留节目。
 
      讲谈社的这套书刚开始读觉得有些过于通俗,读到后来又觉得它还是相当不错的,除了有些观点和我们不同,更佩服的是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的那个轴劲,在这点上肯定远远超越了中国人对日本史的研究。其实写通俗的历史某种层面比学者搞高精尖的课题更难,前者需要有态度,后者更着重于方法。方法是开放式的,态度却要有一个收口,这就很考验你的诚实了。这也是某些学者更擅长诡辩的地方,他知道给自己留余地,你很难在一个理性的过程中把他像猎物那样套住。这种打不死揪不着的方法论被人越来越娴熟地运用,谁还去写通俗的历史反而显出吃力不讨好。像行为主义逐渐浸入到史学领域,也有可能是对长期以来历史研究拿着宗教与哲学,政治信仰与种族偏见当挡箭牌的纠正,毕竟人类学或者心理学有相对客观的依靠,这既不横向也不纵向,短兵相接般的过瘾。
      羊腿骨啊羊腿骨!我又回不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准吃货说
后一篇:古村咖啡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