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07-21 08:54:18)
分类: 瞎编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985年前后,就在未曾改造的桂林正阳路靠近靖江王府正门这个方向,有一个木板结构门脸很小的卖磁带的商店,我和龙子仲是那里的常客。有一天我们发现那里在卖号称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瞿小松、叶小钢、谭盾、郭文景的作品专辑。我们那时还是对任何新事物都好奇的毛头小伙,对这类实验性的原创有高度好感,立刻将它们买下。两天以后我们碰头,谈到这批作品的印象,一致表示了对郭文景的大提琴与钢琴曲《巴》的偏爱。后来随着多次搬迁,以及改听CD,那些磁带均无保留。但我很清楚地记得我们在谈论《巴》时的那种兴奋,那是一部运用地道的四川音乐元素,又借现代作曲技法包装得非常自然的室内乐作品,感觉要比其他几位更显老道。对另外三位的评价就是太刻意了,不走心。    

    刚才在网上找到这部作品再听了一遍,有了些不一样的体会,没再觉得它的技法有多新奇,如果再给贴个标签,我更愿意将它视为“新古典主义”。至少郭文景的“固定动机变奏”,我在更传统也更纤巧的俄罗斯作曲家阿连斯基那也充分领教了,它并非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三十年后重听《巴》,依然有打动我的地方。  

 

     《巴》也算是当代雅乐,估计听过的人不多,与之相关联的是那首以通俗著称的《下里巴人》,可见“巴”也是可雅可俗的,不一定非得“下里”才勾搭得上,完全可以是“阳春巴人”。“巴人”在这里既是曲名,也有地理上的概念,有的书中说指的是蜀地之人,我倒觉得应该是楚人才合理。楚人弄乐,并非都是那么下里巴巴,比如编钟音乐,便可算得上天籁之声了。周王伐楚,将楚称为蛮夷,其实周乐还未必雅过楚乐,说是宫廷礼仪之用,感觉上却总是过于正板,还有那么点装神弄鬼。   

 

     巴的另一种解释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里面有“巴蛇吞象”的典故。这种巴蛇古代也叫修蛇,据说它的头部是蓝色,身体是黑色,体长可达180米,比现在好莱坞复活的那些霸王龙气派多了。巴蛇吞下大象后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把它消化掉,再吐出它的骨头。因为它威胁到了人类,黄帝派后羿去消灭之,后羿用箭射中了它,然后一直追赶到今天的长江边上,终于将它斩成两截,巴蛇于是变成了山丘,也就是古时称为巴陵的岳阳。岳阳这地方我1995年去过,还兴高采烈地登了一次岳阳楼,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已经不怎么巴了。要想看巴一点的,得逆着长江往上走,从宜昌至思施,一直到丰都,都还有些巴味儿,也是依稀得很了,需要有很灵敏的嗅觉。   

 

     在埃及神话里也出现过“巴”,是一种半人半鸟,用来寄托人的再生。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分为Ka和Ba两个部分,前者是肉身,后者是化作人头鸟的灵魂。他们那么虔诚地制作木乃伊,也是期待3000年之后死者的肉体和灵魂重新合二为一,从而转世。不过埃及人认为一般情况下人类是看不到巴的,只有将死之时它才会出现。这种巴在天空飞累了,有时会回到它曾经呆过的那个木乃伊身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死者马上可以复活,只是巴想短暂地休息一下而已。  

    还有一种叫做“菲尼克斯”的不死鸟同时出现在希腊神话与埃及神话里,罗马诗人奥维德这样描述了不死鸟,它会采集有香味的树枝,然后点燃自焚,“此时从它的身体里将飞出一只新的不死鸟,同样拥有五百年的生命。等这只不死鸟长大到有足够的力量时,就会把父母的巢从树上升起,衔往埃及的赫利奥波利斯城,放在太阳庙里。这个巢是它的摇篮,同时也是它父母的坟墓。”听起来是不是非常有诗意?这与中国神话的凤凰涅磐十分相似了。显然不光是“巴”,世界各国的神话里,都能找到这种永生的鸟。  

     传说中的巴是肉食性怪物,体型并不大,只有1米长左右,算得上是小精灵。与中国人想像出来的凤凰相比,后者显然要炫丽壮阔得多。 

 

     我第一次读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有非常震撼的感觉,后来光记住了: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    

     这个善于巴结的巴人,这辈子就写过这么一首好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妖道
后一篇:食虫者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