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闹一下自由主义

(2014-09-16 08:06:30)
标签:

军事

     自从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思潮叫做自由主义后,我就本能地认为它是个好东西。其实我从来没研究过正儿八经的自由主义理论,无论是古典的自由主义还是现代的自由主义,倒是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背过几段,但是没办法,心里始终觉得一个人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总是需要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挺好的一个主义反它做什么呢?

     后来知道胡适同志也在力挺自由主义后,就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粉了自由主义这么多年,应该还是靠谱的。虽然这个词在某个特定的时代被人为地打上了丑恶的烙印,但它在我心中始终是符合人的生存常识的。我那会就相信,作为生活方式而不是学术方向,它也一定能满足我如何适当地将自己摆放在这个世界的需求。至于那些学期末个人鉴定上千篇一律的“要改掉身上自由主义的毛病”这类评语,不仅于我无关痛痒,还常常感到相当得意。瞧,在一个被圈定好的思想和生活里,因为有了些许自由主义而使我比别人出格了那么一点点,这是多么牛逼的一件事。

     尽管每个人对自由主义的理解都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但失去自由的痛苦却一定是相同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主义,只有自由与主义会形成自身冲突,无产者能谈解放,谈自由,却不能将它提升为主义,这事很久以来都让我想不通。

     一些当代学术在研究自由主义时,总是会提到自由知识分子和自由主义传统这两个概念。简单的说,我们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自由主义体系,只有一些散落的自由主义人格在一些具体人物身上的具体体现。这事细究起来总是不那么妙,让人担心中国的自由主义会不会因为过于山寨而失去它本真的灵魂,甚至成为下三烂们的庇护所。

     储安平在谈创办《观察》时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希望在中国培养一点自由思想的种子。我觉得这颗种子真不是可以长成理论大树的那种,它只是在不断地生长过程中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与呼吸感。其实看一看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这个国家并不适宜为任何主义提供理论的土壤,就算是被一家独尊的马克思主义,也会因为各种功利的介入而变得特别畸形。它不像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进步总是同步并且相互影响。在中国,你得做好这样一个准备,就是你无论信仰什么,都不能成为一个主义,顶多是一个分子。因此,走在前面的人总是可笑的。

     现在回过头看中国曾经的那些自由主义分子,的确是有喜感的,虽然他们在各自的年代活得并不自由和轻松——民国分子要相对优渥很多了——而我这样心怀着自由主义梦想的小混混,也需要时常提醒自己,就当作一种瞎胡闹好了。胡闹着胡闹着,没准哪天自由主义的春天就这样闹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