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死

(2014-04-15 06:19:56)
分类: 瞎说

    前些日子看那个相亲节目,孟非在解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人们只解读这两句而忽略后一句,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这个无后不是无子孙,而是不尽后辈责任。当时场上赢得不少掌声。我觉得奇怪,这么快这个古训又被颠覆了。记得在“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后还有一句“君子以为犹告也。”孟非如果把这句更完整复述,意思应该是“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匆忙的讨了老婆,正是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也就是说,这个为大的不孝,仍然要理解为无子孙后代。

       其实我也不爱钻牛角尖,只是觉得这里有些趣味罢了。再想想还有别的解释吗?我记得还有过一种冷门的说法,说是不孝的表现有三种,其中没有自己的后代子女而使老祖宗的陵墓无人祭扫,先人就会成为孤魂野鬼,这是最大的不孝。在这里的孝,显然是供着死人去了。

    也许谁都没错,反正那句话就这么短,孟子自己也没有解释,后人只要说得通,似乎没必要搞清楚哪个解释更权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好了。比如你要是不打招呼就结了婚,那么孟非的这个解释就蛮合适你,这算是挺婚姻派;要是结了婚还不生孩子,那么“无后”就是没有子孙的意思,这叫挺生育派;要是到了清明节你还不去祖坟上祭扫一下,养了你个龟个儿子跟没养似的,老祖宗一生气把你逐出族谱,你就算婚前禀告过父母,婚后再生一窝的孩子,也还是失了最大的孝。这叫啥?挺祖宗派。……反正,总能摊派上一种。

    这一想做人也真是蛮难的,古人一句话,就预埋着那么多的坑让你往里跳,你躲得了这个躲不了下一个,反正都是个不孝在前面等着你。网络上不是流行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吗?人要尽孝,其实就是找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