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只牛逼哄哄的高加索蜂

(2014-04-07 08:38:09)
 

    我曾跟一个下过乡的老知青学习过一点蜜蜂的常识,虽然这辈子都没尝试过当个养蜂人,但我佩服那些知识的拥有者善于从蜜蜂的习性中展开各种思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比如他说中华蜂是世界上最勤快的蜜蜂,它的工作时间最长,比意大利蜂要早出晚归,但是性情胆小,遇到敌人入侵时最容易弃巢而逃。又比如原产于俄罗斯的高加索蜂就是攻击性比较强的一种蜂,喜欢偷盗别人的蜂蜜,体格也强壮。说到这时我们都会发出那种会心的微笑……你懂的。

   这位好像在文革期间给中央文革小组写过信,说姚文元是个坏蛋。总之在我生活的那座小城,他算个奇人。

   后来我上网核实了一下N年前他传授给我的这些知识,发现也不全对,至少高加索蜂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温驯的蜜蜂,不像他说的那么凶悍,并且身体也不太好,体格粗壮却易患病,当然“盗性强”这点倒是与他说的比较吻合。

    至于中华蜂,作为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虽然体型不大,但生存力强,在全国各省几乎都有分布。这种蜂的头胸部是黑色的,腹部黄黑色,全身披着一层黄褐色绒毛,我在自家的院子里也经常看到它的身影。它确实是非常勤快的蜜蜂,采到花蜜后,能用微距镜头清晰地拍到它捧着花蜜的那副得意的表情。但是性情是否胆小这点,我就没法考评了,容易弃巢迁居这种习性未必能说明中华蜂的胆子小吧,反正我相信要是有谁惹急了它们,一样是会发起进攻的,人家身上的那根针可不是用来剔牙花子的。

    知道真相反而让我多少有些失望,我其实是希望他说的是对的,因为那个路子比较方便我用来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

 

    朋友跟我说他老爸准备回乡下住一段时间。老人是春节前来的,乡下的房子没人看,最主要是他养了一些蜜蜂,这时候正好可以收蜜了。那蜜的质量好,每斤可卖上百元,所以老人觉得不收让蜜蜂吃光就太可惜了。老人一想到这就在城里住不下去,急着回去收蜜。我说多大点事,那路费也不比蜂蜜便宜多少吧?但这道理和老人是说不通的。

    我见过他拍的照片,那些蜜蜂不像我们常见的那样住在方正的蜂箱里,而是住在屋檐下挂着的几个大木桶里。这种养蜂的方法我还是头次见到。这种大木桶如何招徕零散的蜂蜜进来,然后重新组成一个大家庭?我的好奇心上来了,让他问他老爸。回答是先在里面放点糖,到时就会有蜜蜂飞进来了。可我还是有疑惑,要是蚂蚁比蜜蜂先发现这些糖呢?

   

    曾经让我羡慕的是养蜂人的生活,一年四季很少呆家里,哪有花开就往哪去,这还有个好听的术语叫“赶花”,总之挺有诗意的。当然,真实的养蜂人生活与文字里的养蜂人总是有出入的。尤其是在脂粉气横行的当下,我们的汉字总是那么香气袭人。 

    《山海经》的“中山经”里也提到有蜜蜂,在一个光秃秃的叫作平逢山的地方,住着一个神仙,“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这个长着两个脑袋的神怪,我怀疑就是最早的养蜂人,要不他的身边哪会聚集这么多的蜜蜂呢。只是那座山似乎无蜜可采,不过……没准这个叫骄虫的已经知道如何迁移寻找蜜源的方法了,并且把它传授给了后人,显然先秦时代就有人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养蜂技术,要不这个二头怪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人们还拿大公鸡作祭品来纪念他。

    关于这个平逢山到底在哪,有人考究是在今天的秦岭一带。我查了一下,这地方今天出产的土蜂蜜还相当有名,看来这个骄虫倒是还会选地方。

    稍后一点的《诗经.周颂。小毖》里也提到了蜜蜂,“莫与荓蜂,自求辛螫”,虽然这里有励志的成分,但那人肯定是尝过被蜜蜂叮螫的苦头吧。

    今人写的蜜蜂,杨朔的《荔枝蜜》算一份,虽然从头到尾都是那假模假式的语气,不过好歹推销了一点养蜂常识。只是读到最后一句“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我就再三提醒自己:你可以梦见去杀人放火,但千万不要做这种恶趣味的梦。

 

    那个跟我普及中华蜂和高加索蜂常识的人,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取了某师大哲学系。我在心里一直把他当半个神供着,那个地位跟骄虫差不多。90年代有一天,突然意外在广州的大街上遇到他,人已经胖得没有了一点风采,刚开了个贸易公司,张口闭口都是怎样把深圳广州的货源倒到广西去卖。我说你们贸易公司怎么感觉啥买卖都做啊。他说没错,只要能赚钱,军火、人口,我这都贩卖。

   他的语气还是像过去一样自信。我心里感叹,这才是一只牛逼哄哄的高加索蜂!

   那天我们只在路上匆匆交谈了一会就分手了。以后再也没见到过他,估计早发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找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