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口人生

(2013-11-20 06:58:39)
分类: 瞎记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我一度很迷恋打口碟,就是那种通过废垃圾渠道海运送进来的CD,里面有大量的古典音乐。我的收入有限,如果全去买中图公司引进的天价原版,一个月的收入也买不了几张。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有人做起了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生意,它和那些国内粗劣的盗版,还有欧美日本的毛片混在一起,深藏在小巷的某个阁楼上面,每次进去选碟都像在做贼。有的时候风骚的老板娘会突然就把铁闸门拉上了,只剩下我和她在黑暗中互相听着对方喘气儿。你别以为这是什么好事要发生,其实是文化管理部门扫黄打非的来了。房间里连风扇也没有,我一身臭汗地等着那些脚步声的消失,然后老板娘重新开张。她总是勉励我在购买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的同时再激情消费一把《深喉大鸟》、《黑白混战》之类。我就这样将高雅与淫荡一网打尽,满载而归地回到我的小屋。随之而来的冬夜真是温暖之极。

    出于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考虑,这些打口碟最终都没有留下,它们本来可以作为珍贵文物将来在“阿龙故居”保有一席之地的,但我都毫不吝啬地送了人,就像我烧掉自己当年的手稿一样。我们这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爱装逼,最大的优点则是在不知不觉中毁掉一切装逼的证据,而不会像我们的前辈们那样留下一堆日记书信手稿和日用破烂以供后人意淫。不过我还是很感谢那段追随打口碟的岁月,它让我知道古典音乐跟燕尾服歌剧院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只要你真心想亲近它,也不会介意自己獐头鼠目地和地摊小贩厮混在一起。

    打口碟的音质与正版无异,顶多只是缺了两首曲,运气好的可能连半首都不到,像贝多芬的《命运》少听前面两下敲门声也算不上大损失。当然,偶尔让碟片锐利的口子划破手指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好在我都习惯了。现在回想起来,吮吸着手指听交响乐的感觉还是相当有范儿,特别是音乐高潮将至,全身一个激灵,口中同时品尝着略微的血腥,那感觉既酷又萌真是爽得无与伦比。当然,要是听小夜曲就没这效果,那手指就算白割了。

    这样的打口人生,没有经历确实无法理解其中的美妙。后来我多次经过那条位于拱北步行街边的小巷口,都要深情地往那里面行个注目礼。现在做这个营生的可能不多了吧?反正这里的小贩们被一再整治后,步行街的商业格局已经对我不再构成吸引力,想到这里,就有一种时代在倒退的嫌恶感。

    由此可见我是一个多么擅长在恶劣的环境中获得快乐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蜻蜓
后一篇:在脏话中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