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穆亚的朔拿梯那

(2012-06-26 08:19:45)
标签:

幽默

奏鸣曲

音乐笔记

木心

词义

分类: 瞎读

    木心这个人有时也是挺会装的。比如他把“小奏鸣曲”非要叫作“朔拿梯那”,让我就想了好一会,这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其实Sonatina这个单词我是认识的,但译成“朔拿梯那”就眼生得很。“小奏鸣曲”在室内乐里早就不是新面孔了,我不信木心会没听说过它。后来的陈丹青好像也步着自己的导师“朔拿梯那”了一回,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他的那本《音乐笔记》里出现过。

    我没考证过是不是“朔拿梯那”要比“小奏鸣曲”出现得更早,瞅着有些像五四时期的新词,用过不久就被扔字篓子里了,再捡出来的时候,自然是显得有些学渊的。不过这个词读起来倒也蛮幽默,老让我联想到小蹄子在键盘上得吧得吧的高兴劲,视觉听觉都比较轻快。“小奏鸣曲”就好像没有这样的效果,教科书似的一本正经儿。所以有时候人装一装也不是什么坏事。

    “幽默”一词应该是林语堂最先从humour译过来的,不过当时很多人并不认为他译得准确,因为这个词太容易与安静寂默联系在一起了。但仔细想想,觉得它虽然不那么准确,却还是生动的,毕竟从美学意义上“幽默”要比“开玩笑”来得高级和词义丰富。基本上顺着这词义想下去,会感受到有一种不动声色的静态,让你处在先憋后喷的过程中,这显然是比更早之前王国维翻译的那个“欧穆亚”要接近它的真义了。

    你要是好久没装了特想过一过瘾,也可以给自己来一点“欧穆亚”。口味重的,直接把“幽默的小奏鸣曲”说成“欧穆亚的朔拿梯那”,肯定也能把女文青哄得一愣愣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建筑的表情
后一篇:龙式颓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