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给推荐了一个朝鲜的官方音乐网站,里面的歌曲都非常棒,尤其是人民军功勋合唱团的那些作品,创作风格上明显是受前苏联的影响,有股浓浓的卫国战争的味道,很多歌像是苏联亚历山大红旗合唱团唱出来的,排山倒海,非常过瘾。尽管知道那些歌的内容都很肉麻,但是听不懂唱什么反而容易接受了。同样肉麻的东西我们也有不少,就艺术水准还差人一大截,你要觉得我言过其实就上人家那网站去听听。
由此推论,如果我给珠海港写的朗诵词你一句也没听懂的话,肯定也能感动出一身鸡皮疙瘩。
这个朗诵词我前后改了三稿,每回领导的修改意见都是“太软了,要硬一些”。我只好一稿比一稿硬,直到昨天最后一次彩排,领导才意识到是不是有点“太硬了”,然后和我商量,能不能再让它变得“软一点”。我笑得快岔气了,它都硬成这样了,哪能说软就软。反正我是不改了。后来“男啊”(一个来自黑龙江的超级朗诵大腕)发现,由于领导亲自动手把朗诵的“孕”给搞没了,诵起来很不顺口,问我能不能至少把“孕”给再次搞出来。这我还能办到,赶紧又做了最后一次调整,总算有“孕”了。
虽然是珠海港的合唱晚会,还是借鉴了春晚的某些艺术手法,比如在开场时让一些男女老少举着气球入场,还有骑着自行车满剧场兜风的,估计是想告诉观众珠海人这么休闲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珠海港。“女啊”老孟说,应该在舞台两边各来一架大吊车,那才显得有气势。幸亏她是跟我说的,要让有关领导听到,大吊车肯定能出现在剧场里。
今天合唱晚会在大会堂上演。因为老孟事先说这将是她的告别演出,以后再也不“啊”了,所以无论如何我也要去捧个场。我认为没听过老孟的朗诵就不算真正听过朗诵,并且一直想建议珠海旅游局把听老孟朗诵当作重要项目进行推广,广告词可以是“看珠海渔女,听珠海老孟”之类的。不过今晚老孟的“告别之啊”出了点小瑕疵,她把“沧海变成桑田”给说成“桑田变成沧海”了。对待艺术一向认真的老孟万分沮丧,觉得特别对不住珠海港领导的信任与关怀。我说舞台效果非常好,肯定没人听出这个错误。再说这算个屁错误,怎么变不是变?人类反正早晚都得完蛋,桑田变回沧海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老孟只是无意中揭示了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老孟还是有点绕不过去,晚上的庆功宴上不停叨叨这事,把我烦的。早知道这样我直接就写成“桑田变成沧海”了。其实朗诵只要情绪对头了就可以打满分,至于那破内容谁会在乎,这跟我听朝鲜功勋合唱团的道理一样。我要是个心理素质差的人,肯定会责备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么恶俗的东西来为难老孟。不过我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所以我就不打算责备自己了。
珠海港杨总为了抚慰老孟受到伤害的心灵,直夸她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朗诵得太好了。能不好吗,那也是所有朗诵词里唯一不属于我原创的句子。我尴尬地在一边附和,妈的这太挑战我的自尊了。看来在写朗诵词方面我暂时不是李白的对手。还好……心理素质又一次救了我。
建议老孟以后见着人就用这两句打招呼。如果你文化程度达到了高小水平,就回老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记住,千万不能说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太没文化了。
老孟一拿到朗诵稿就朝我嚷嚷:这是你写的吗?我还以为是在夸我,后来才发现意思好像有点搞反了。当然我也不能因为它太烂就不认帐吧,娘还不嫌子丑呢。不过不会再写这类“啊啊啊”了,这也算我的一次告别演出。顺便在这里通知一下各界朋友,以后这类“啊啊啊”请不要再来找我,稿费开多高我也不会接的,除非桑田变成了沧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