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瞎说 |
那块石头还真贵!
它看上去与山区农村用来垒墙的片石无异,一层一层凹凸不平地砌在一间装饰材料的展示厅里,但是这回它有了一个非常高贵的名字:文化石。这使它的气质从众多庸俗的磁片中突围而出,变得有点高深莫测了。
我肯定这个为石头命名的人是一个天才,他从浩瀚的词目中选择了“文化”,这种定位上的成功来源于对市场和客户群体的透彻把握——现在有钱人谁不想显得有文化?把大自然中最廉价的资源贴上文化的标签,它的命运就立刻从农家小舍走向新贵豪宅。随之而来的很可能还有文化地砖、文化脚线、文化玻璃和文化便盆,夫妻躺在文化床上自然做着文化的事,拿着文化花洒就能淋着文化人。这样文化的时代真好。
但事物总是有着两个方面,如果你手里的钱买不起每平米一千多元的文化石,那就只能去买没文化的乳胶漆涂在墙上,如果你睡不起文化床用不起文化花洒,自然只能做点没文化的事将就冲洗一下你没文化的肉胎凡身。这样一来我们势必要对文化的涵义来个重新界定。我们发现,居然是一些石头神奇地改变了我们的身份,它们使得财富和文化首次在人类文明史上和谐地走到了一起。在景仰着文化石的同时,我们明确了生命的意义,原来我们每天努力奋斗,咬紧牙关去工作,就是为了把这些石头请到家里!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始终是我们的不舍不弃的理想!
我们建议生产文化石的厂家能否推出一些改进型的,大众化一些的,价格相对便宜一点的文化石,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文化之需。比如鹅卵石就不错。
我们还建议厂家有空到贫困山区去看看,能不能找到装修材料的新灵感。我发现有的农村用来垫猪圈的那种大青石也挺不错,可以当文化地砖来开发。
顺便再看看能不能搞几个纯天然的文化婆娘回来。城里的那些傻逼太没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