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坦尼克事故事后统计

(2008-06-09 22:20:45)
标签:

杂谈

上网,看到社会舆论一直在围猎所谓“道德水准不够高的人”,从王石,莎仑斯通,接下来,忽然换成范跑跑,可以说,他们每一个的出现都救下了另一个,使之从公众的视线中逃逸,而在说范跑跑的人中,许多人竟举了电影《泰坦尼克》做例子,然而事实似乎与电影并不一样,我摘一段美国人理查德·康尼夫所著的《大狗》中的一段文章: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最令我们难忘的,是名门富豪慷慨就死的部分。矿业巨子古根海姆婉拒了救生衣,穿着晚礼服赴死(同时要他的一位年轻仆从也一起去死)。斯特劳斯夫人因为不愿与丈夫分开而拒绝登上救生艇。约翰·艾斯特送有孕在身的18岁妻子上了救生艇之后,承诺随后就来。一位生还者回忆当时的情景:“群情开始骚动之时,我看见一名泰坦尼克号的职员开枪打倒两位想要冲向救生艇的统舱乘客。后来,我听说总共有12名统舱乘客被枪打中,有一名职员打倒了六位。头等舱的男士女士表现得非常勇敢。”
        然而,布恩与凯斯勒将生还者仔细分析后发现,头等舱的成年男性有33%生还,统舱的成年男性生还者仅为16%。头等舱的成年男性生还的百分比几乎与统舱儿童生还的百分比相等。总体而言,头等舱乘客生还63%,统舱乘客生还仅25%。这些数字有些出乎我们意外。不过,有钱人因为买的是上层甲板上的头等舱房,也就买下了使用重要资源——救生艇——的更多机会。比较令研究者意外的是,二等舱虽然也比较靠近救生艇,成年男性的生还率却远远低于统舱的成年男性。布恩认为,有钱人能生还是因为他们能接受偷生之耻,跑回自家的豪宅里去逃避指责。穷人的经济状况已经太糟,犯不上为了面子去死。至于夹在中间的二等舱男性,正在往更高的社会地位上爬,又深谙尊敬地位优越者之道,会认为把救生艇的位子让给别人是个人荣誉的必要表现,所以只有8%生还。

 

        如果人们对教学楼倒塌致学生死亡还有什么惊奇的话,我们再看看《大狗》中的另一段文字:

      雇人代上战场的制度在当时的南方更不公正,比如所谓的“20黑奴”法条,给那些最大的农场主——拥有20名以上黑奴者——自动免服兵役的特权。农场较小的人可以花钱雇人替代,这些代农场主上战场的人,其实是在为一个蓄意使他们贫穷并剥夺他们公民权的制度而战,在他们保卫的农场主阶级眼中,他们和奴隶一样没有资格被当人看。按作家安德鲁·华德说,南军士兵都在家书中抱怨制度不公,但抱怨归抱怨,他们仍然得打仗,并且战死。他们在后方的家人则活在饥饿与苦楚之中,“以便能让住大房子的人跳华尔滋”。
       

        昔日许多尊卑层次分明的社会在危机当头的时候有一条不言而喻的规则:富人应活,穷人该死。由于有钱人能取得的必要资源比穷人多,所以这多少也算是一种自然的后果。但是,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者詹姆斯·布恩与凯伦·凯斯勒指出,穷人往往更倾向于自认没有“活命的资格”。例如,1929年的一场飓风侵袭了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小岛堤柯皮亚,岛上的椰子树和面包树都被刮倒,芋头和其他主食作物也毁于一旦。距离堤柯皮亚岛最近的邻居岛屿都在320公里的海洋之外,所以无从求援。岛上的1281个居民经历了一年的饥荒,每周饿死的人多达3人。灾难过后不久来到堤柯皮亚的人类学家发现,“在这儿,人人都明白酋长的家庭应该是最后死的。……大家——包括平民在内——都认为让酋长死去是不可思议的事。”  
    

        上层阶级似乎有某种魔力。“理论上,土地属酋长家族所有,酋长们的平安与土地的平安具有一种神秘的关联。”加罗林群岛在1775年遭遇过类似的灾难,有900人直接死于强烈台风的肆虐,另外80人在台风过后的几星期中饿死,最后存活的只有20人,其中包括世袭的酋长和酋长的家人。美国西南部的霍皮族印地安人本来应该是讲求人人平等的部族,但却在旱灾时将资源集中供给高位阶的家族需要,强迫贫穷的家庭“外移或挨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